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补课不公平”背后的教育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 09:1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尽管湖北省教育厅明确下发“禁补令”,但武汉仍有部分高中学校忙着顶风补课。令人惊讶的是,华师一附中一名高三学生称,该校暑假停止补课,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公平,强烈要求继续补课。此前,也有家长来信称“学校不补课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如果是学校违反“禁补令”,为违规补课行为辩解倒不难理解。现在家长与学生对学校不补课提出抗议,令人有些费解。假期补课风,误导了孩子的学习观,加重了孩子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的休假权。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禁补令”,要求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本是希望给学生减负,还给孩子完整的假期,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然而,作为“禁补令”受益人的学生为何对“禁补令”不领情呢?

  对于禁止补课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早有规定。《行政许可法》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程序要求,教育收费必须有可靠的法律依据。中小学校本是在公共财政支撑下的公益事业,更应该执行严格的收费政策。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禁补令通知年年在发布,但是假期补课仍然屡禁不止。学生与家长也对“禁补令”不适应、不信任。

  但是,换个角度看,在部分学校仍然组织暑假补课的背景下,家长与学生质疑执行“禁补令”的学校也有其“苦衷”。因为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的前途,也是教师身上一道难以摆脱的紧箍。学生成绩,还是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硬指标。不补课的学校能够独善其身,生活在“禁补令”真空中吗?因此,高中生抗议学校不补课也好,家长指责学校“不补课对学生不负责任”也罢。“禁补令”被误解背后的教育公平焦虑心态值得关注。

  在我看来,“禁补令”不受人待见既有学校追求补课经济的因素,也有家长的原因。只要补课市场需求存在,即使学校不直接在校园内补课,教师仍然可以采取变通的手法在校外开设补习班、兴趣班、培优班。因为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担心孩子输在第一起跑线上。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某个班级、某所学校、某个地区假期不补课,也难以改变考试指挥棒挥舞的方向。如果说补课剥夺了孩子的休假权利、异化了师生关系的话,那么,如果孩子升不了学,或者家长为此付出高昂的择校费,这对学生与家长也不公平。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今天,孤立地谈“禁补令”并不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要下达“禁补令”,而且要落实“禁补令”。同时,当下的教育语境值得反思。如果改革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宽松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氛围逐步被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理念取代,不仅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减轻,“禁补令”也会获得教育公平原动力,赢得教育者、家长与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补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