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靠文件给学生“减负”是一种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08:17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9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新学期开学前,河南出台文件,禁止补课、限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规范令”在执行中却阻力重重。

  在给学生“减负”的呼声中,不少地方都出台过类似的红头文件,有的规定了小学一二年级不准布置家庭作业,有的规定不准有偿家教,有的甚至规定,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要追究校长责任,教师搞家教要取消教师资格……

  一条条规定不可谓不具体,一条条处罚不可谓不严厉。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减负后的轻松,家长也并不领情,相反,还要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奥数班,既费功夫又费钱。正如一些学校校长所言:中考、高考的升学竞争模式不改,减负就不切实际。教育主管部门或许不以升学率来考核学校,但家长对学校的“考核”,升学率还是最硬的指标,学校之间的竞争最终也是升学率。

  应当承认,给学生减负,如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造成中小学生不堪重负的,不仅是学校和老师,也不仅是家长和社会“不能输在起跑线”的鼓噪,而有着深刻且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制度基础。譬如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生发的“以文凭论人才”的用人观;剧烈的升学和就业竞争,使得家长不得不让孩子从小就处于紧张的氛围当中,互相攀比唯恐落后。

  就教育领域而言,这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体制和制度上进行深刻的变革,从均衡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权利、强化素质教育、把教育从赚钱的“产业”切实向培养体力和脑力劳动者转化等多方面着手,开展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使学生的减负真正落到实处。

  然而,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却常常下达几个“不准”的红头文件,代替艰苦细致的工作,认为规定了几个“不准”,就能轻松实现对学生的“减负”。所有这些,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假装天真,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惰政,其结果,必然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纸空文。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减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