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7日 21:03  中国奥数网 

  一、文学常识

  1、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第一台诞生于1946的美国,叫“埃尼阿克”。

  2、 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公里的椭圆形球体,是太阳系里九大行星之一。

  3、 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如废塑料,纸类,还有废旧铜铁件等等。

  4、 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土地等。

  5、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亚洲、中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辉坪学校

  6、 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二、字词。

1、注意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媒体、谋职、诞生、挺立、传递、迅猛、埃及、挨骂、挨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滥用、威胁、枯竭、目睹、和蔼可亲、冥思苦想

  2、选字填空组成词。

  (慨、概)( )括、慷( )陈词、感( )万千、大( )、气( )、( )况、

  3、多音字注音。

  喝( )彩、喝( )茶、扁( )平、扁( )担、扁( )舟、

  成分( )、分( )量、分( )别( )、别( )扭、区分( )、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⑴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直矿产资源的枯竭。

  ⑵(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⑶( )有一个地球,( )它被破坏了,我们( )别无去处。

  三、句子。

  1、补充句子。

  ⑴秀才不出门, 。⑵每一食,便念 ;每一衣,则思 。

  ⑶地力之生物 ,人力之成物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不足。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⑴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缩句)

  ⑵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缩句)

  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改为双重否定句)

  3、下面几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⑴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就没有地球上的人类,也就没有了地球上的万物。

  ⑵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⑶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原来没有给花授粉。

  ⑷人类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

  四、段:课文精彩片段阅读。

  在我国,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称为媒人。媒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男女双方不熟悉的时候,在他们之间传递一些信息。于是,有人就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

  1、这段话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2、连接这三句话的关键词是 。

  3、这段的意思是: 。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 )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 , 。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 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舟。

  1、文中画“ ”是比喻句,把地球比作 和 。另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2、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 。

  3、这段话从两方面介绍地球:一写地球远望非常 ;二写地球远望非常 。

  五、课文内容。

  1、《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简要地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

  2、《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六、课外精彩片段欣赏。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巴格达商人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在山路上。这时,忽然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低下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后悔。”商人满腹疑惑地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一看,它们竟然都是宝石!商人无比高兴,( )过了一会儿,他又十分懊悔了,( )他觉得自己捡得太少了。

  ( ),上面的故事是讲给读书的小朋友听的。我们今天读的书,就是明天宝贵的财富。很多人总是在长大以后才懊悔自己小时候读的书太少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 ) ( )—( )

  3、商人高兴什么?后悔什么?

  4、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语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