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踏上阅读快车道的二年级(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10:21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备课纪实 周五上午《大众日报》社的资深记者刘主任听课,周四下午备课时大伤脑筋,昨 天刚刚把网页上有关《增广贤文》的"学以致用"下载完毕,实在"无米下锅" 。学生在院子里进行跳绳比赛,受不了纪律约束的刘溪容坐在教室里读一会儿书 ,就去"骚扰"我,赶也赶不走,他喋喋不休地说他爸爸没有把他的学以致用发 到网上的事情。我说:"你说,我给你写。"于是我给刘大才子当了一回秘书: 刘溪容写错了字,用橡皮擦错字时,连正确的字也一起擦掉了。刘溪容说:"真 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突然我灵光一现,刘溪容启发了我,我把第二天要学习的《增广贤文》76页的"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78页的"欲知世事须尝胆,会尽人情暗点 头"、80页的"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写在黑板上,问跳绳回来的小朋友: "谁会运用,马上悄悄地对老师说。"于是这几个天才小朋友在集体学习之前无 师自通地造出下面的句子。 

  妈妈对尹浩全说:"读书要从头开始。"尹浩全说:"我知道,若登高,必自卑 ;若涉远,必自迩。" 张梦溪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跟'雪中送炭泪涟涟'意思一样。" 郭葳蕤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跟'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意思 一样。" 我也绞尽脑汁写了几个句子。 

  爸爸去世,妈妈生病,小明突然懂事了,不再贪玩任性。这真是"欲知世事须尝 胆,会尽人情暗点头"。 

  奶奶煮了骨头汤,装在保温盒里,大老远送来给孙子喝,孙子说:"奶奶这是千 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老师对小明说:"犯了错不要紧,老师既往不咎,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马一鸣帮助卉卉读书,卉卉说一定要记住同学的情谊,因为三生有幸,一饭不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马一鸣说:这是应该的,因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爷爷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健壮,很喜欢干活,真是"老当益壮"。 

  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虽然吃不好穿不好,但他们穷且益坚,学习成绩、思想品德 都很优秀。 

  做这些题是为了运用当堂学习的或刚刚学过的语言。通过这两节课,现学现用的 思路更明晰,对于频繁的听课也不用再费脑筋,因为我有一群"无师自通"的小 弟子,"归类学习"与"学以致用"已成为他们的思维习惯。

  为"指读、唱读"正名 --《增广贤文》《语文经典读本》教学笔记

  对《增广贤文》中的原文采用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口才差点儿的学 生重点读等多种形式,保证最差的学生能读准字音,专心的、能力强的学生当堂 就能背诵。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四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心 到"老师无法控制,是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老师能够看得见,那些走神的 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少,与这"三到"要求有关。读书时用手指着字被同行批评为 "指读",全班学生拉着长腔齐读,被斥责为"唱读"。说那样容易使学生养成 "指读""唱读"的坏习惯,纯粹是人云亦云的无稽之谈,"指读""唱读"是 因为学生识字少、拼读速度慢、阅读能力差造成的。我反其道而行之,强行要求 学生"指读",这样容易集中精力。这种强制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恶果,孩子阅读 课外书时并没有去指读,因为指读速度太慢。阅读速度快了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默 读,"默读"的能力也不需要专门训练,默读、浏览、速读都是海量阅读达到一 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指读"一方面便于老师控制孩子的精力,一方面让学生注 意字形,为以后写作文做准备。 

  我自己在浏览文章时发现"指读"是个好办法,如果阅读《读者》《家庭》这样 的消遣杂志,是不需要指读的,阅读这类文章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为了消遣 休息,像看电视节目一样不需要付出脑力,这样的文章读得再多,也不会提升自 己的理解力和知识水平。一个晚上能轻松读完一本《读者》,而同样厚度的《小 学语文教师》等专业杂志,一星期读不完一本。《唐宋词十七讲》等有关文言知 识的书籍,读得更慢,对这些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增加知识的文章,"指读" 是一个好办法。在美国人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为"指读"找到了"理 论依据": 我们的头脑和眼睛不一样,并不需要一次只"读"一个字或一个句子,头脑是个 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只要眼睛能提供足 够的资讯。我们可以用手指来训练自己的眼睛,手指跟着段落移动,比眼睛移动 的速度略快一些。不断地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浏览的速度就会越来越 快。一旦眼睛能跟随自己的手指时,就很难打瞌睡或做白日梦胡思乱想,就能够 专心致志地快速阅读……" 教法即学法,教师自己读书首先是为了"验证"传授给学生的是否正确。抛弃那 些"自古以来"正确的教法,用"学法"指导"教法"就会免于误人子弟。 

  至于"唱读",是齐读时为了读整齐而自然而然地拖起了长腔,这也是不用纠正 的"错误",只要是学生个人自己读,自然没有人去"唱读",当然也有个别学 生自己读时拖长腔"唱读",那是阅读能力尚差的表现。 

  "小朋友跟我读"被推崇国学的专家奉为教学法宝,那就是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对于《增广贤文》《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及古诗的教学的确十分有 效,因为那些短句最适合齐读。但齐读故事中的长句子就会让听者明显地感觉到 有"唱读"之嫌疑。 

  我的学生读《增广贤文》时,崔晓明和她的宝贝学生正在读《语文经典读本》。 

  在课堂上和学生读书读出乐趣来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的学生是宝贝,在电话里我也 能感受到晓明对学生、对教学那种抑制不住的热爱之情。《语文经典读本》的认 读材料她仅用一天时间就打印出来了,做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事情,当老师的 累也高兴。 

  晓明的教法是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老师听到读得不流畅的句子就强化纠正。 

  晓明、新宇都跟我说过齐读是她们常用的教法。今后我应该多让学生齐读,为了 避免可能造成"唱读"的不良后果,齐读前先听老师或学生范读。晓明读书的声 音、表情、动作都极富感染力,学生一听她读便心痒难耐,朗读的积极性高涨, 之后的齐读保证了学生能读正确、读流利。 

  我的朗读水平不及晓明,所以我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对"小老 师"的要求很高:读5遍以上,读到一字不错为止,还要读出感情来。上课前经过 老师审查,方可当上小老师。"小老师"要到讲台上对着话筒读整篇文章,声贯 满堂,让每一个学生听得清清楚楚。如果让学生轮流读,似乎是把机会给了所有 学生,但由于质量不高,起不到示范的作用,所以有时那些看似"为了全体学生 "的好似公平的行为,实际上并达不到为了所有学生好的目的。 

  学生或老师领读之后,对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先齐读再自由读,对简单的文章直 接自由读。学生自由读时,我把生词写到黑板上,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一遍之后再 读黑板上的词。

  显显我的本事--《拼音报》教学笔记

  《拼音报》有儿童报刊的特点:篇幅短小、内容有趣、形式多样。在一年级时, 我们先通过齐读、领读进行学习。到了二年级,学生有能力自学,报纸内容能吸 引住学生。所以我通常找一个语文课较多的下午发报纸,学生已完成了当天的学 习任务,这时候发给他们,既有读着玩的感觉,又可以进行比赛"谁读得快"。 

  根据学生抢答情况给予个人相应的奖励。 

  这是记录第一次比赛情况的《今日课堂》: 发下报纸。给了他们整一节课自由阅读,纪律好得出奇,老师也乐得享受教学相 长的乐趣,坐在讲桌前读报纸。下课前5分钟进行读报竞赛,我根据内容提几个问 题,学生抢答。每提出一个问题竟然有一片答题声,尤其是那个精力过剩的刘星 辰。晚上一家三口进行读报竞赛吧!做事要趁热乎啊!

  报纸本身的吸引力,再加上比赛的促进,学生会主动阅读报纸的内容,但要逐渐 养成边读边背的习惯,提高抓住重点的能力,还需要第二天的课来促进。第二天 上课时,比赛"谁能抓住重点、背诵速度快"。 

  这是记录第二次比赛情况的《今日课堂》: 周四上课读拼音报的口头填空题,在此之前,口头填空题学生都没有见面。先让 孩子自己读45期报纸,然后出示口头填空题,谁会背谁就背,同一个题目可以背 三次,再齐读。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阅读快车道 亲子阅读 韩兴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