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变孩子的态度 关键在于改变你的态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 13:13  《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 
图为:图书插图

  有的孩子天性随和;有的则特别能折腾。正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多半的情况是最像你的那个孩子反而和你冲突最多。爱耍态度的孩子肯定有着爱耍态度的家长。态度不是教会的,而是耳濡目染得来的。

  有时候,家长浑然不觉得自己是在耍态度。但是你对孩子的想法已经通过你的行为透露出来了。所以,要是你摆出一副“这是为你好,你就得这么做,不然你就自求多福吧!”这样的态度,碰上性格倔强的孩子你就等于是在向他下战书。就连一岁半的孩子也知道用打挺来反抗你对他的控制。

  态度不是教会的,而是耳濡目染得来的。

  改变孩子的关键,在于改变你的态度。

  比方说,你向孩子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请把垃圾倒了。”

  “我忙着呢。”她扔下这样一句话,接着读她的小说。

  你不妨问问自己: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是怎么做的?

  如果孩子六岁,没准儿你会强拉着她去倒垃圾。如果孩子十岁,你的说话方式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厉一些。你重复刚才的命令,音量提高了一些。“我说了,去把垃圾倒了。马上。”

  “我不想去。”

  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你心里蹿起一股无名之火。这孩子以为自己是老几啊?我为她做了那么多,她怎么敢这样?

  你再一次提高音量。“小姐,我说马上去,你就得马上去!否则……”

  孩子照旧看着她的书,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怎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样的威胁她已经不是头一次听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可是,要是你改变一下态度,结果会怎样呢?你是否可以保持冷静?你是否可以吩咐一遍后,就不再多说?你是否可以径直走开,等着她去做?不用反复提醒,不用提高音量,不用急火攻心。

  “但是,莱曼博士,她如果就是不去呢?我看我女儿是不会去的。”

  很简单。花钱让别人做,然后从女儿下一次的零用钱里扣除这笔钱。如果你自己做了,那就把这笔钱给自己。不管最后是谁做,反正是别人替你女儿做了本该由她来做的事情。

  接下来呢?你的态度依然冷静。你掌握着大局。过了一会儿,她对你说:“我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出去买鞋了。”

  你该如何回应?就事论事地说:“我们不去买鞋。”

  “可是,妈妈,你说过要带我去的。”

  “我不想带你去了。”然后你转过身,走开去。

  不用内疚,不用生气,不用解释。你从容淡定,胸有成竹。

  如何区分哪些是正常情况,或者“必经阶段”,哪些是需要处理的态度问题?

  几乎是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家长都能分清尊重与无礼之间的区别,他们只是故意不去理会。怎么会有这种事呢?这是因为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想跟孩子做朋友。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几乎是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家长都能分清尊重与无礼之间的区别,他们只是故意不去理会。

  假如十几岁的女儿对你说:“妈妈,这身打扮看起来很土,你真的要穿吗?”那么从她说话的这种方式中,你就能看到她的态度。

  假如你两岁的孩子在你面前尖叫:“我不要!”那么这与“可怕的两岁”无关,这是个态度问题。他是在试探你的容忍限度。

  所以,别拿“这只是必经阶段”来自欺欺人。你了解自己的孩子。你能分清他什么时候是在放肆无礼,什么时候是真想问明白一个问题。从他的身体语言和说话的语气中,你一眼就能看出端倪。

  当你使出“说一遍;转身;走开”这一新招的时候,别轻易告诉孩子你为何改变做法,让他自己琢磨去吧!迟早他会想明白,你这种有始有终的新做法与他大耍态度是有关系的。

  与此同时,检视一下自己的态度。你的态度,是否也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即使你嘴上说的话十分中听?就像妻子对丈夫说:“亲爱的,你尽管去打高尔夫吧,我留在这里陪你妈妈。”这话听起来倒是相当顺耳,可背后的态度是什么呢?翻译过来就是:“但愿你败兴而归。你怎么敢丢下我陪着你妈!你真是个笨蛋!真希望你的九把球杆全丢光!”

  你的态度将会深深影响你的生活,你的行为,以及你的品格。

  你的态度到底有多鲜明呢?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