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雨馨:游城隍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 20:21  《作文世界·小学版》 

  上海市金山区山阳中心小学 五年级 张雨馨

  今年暑期,我们全家去了上海老城隍庙。

  老城隍庙里热闹非凡。不管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筑都古色古香,极富老城厢的风味。鳞次栉比的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而且都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当然更多的是城隍庙里的人,男女老少就不用说了,还有许多高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游客。他们三五成群,左顾右盼,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兴奋,那么好奇……他们肯定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成了老城厢的一道风景。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一家卖丝绸制品和手工艺制品的商店。一进店门,我就听到有两个人在用英语交谈。循声看去,其中一个是中国老板,她面带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声音亲切柔和,另一个外国游客,她有湛蓝湛蓝的眼睛,金黄金黄的头发,她不停地问老板“What's this?”“What's that?”好像要把店里的商品问个遍,那个女老板一点也不觉得烦,而是非常耐心地回答她。

  在一番谈话之后,那外国游客看中了一个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布娃娃,那个布娃娃头戴古代格格高贵的头饰,身穿格格丝绸的服装,一手拿着琵琶,一手在琵琶上做出挥动的样子,面带微笑,似乎陶醉在那美妙的乐曲中。外国游客把它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又问:“What's in the doll's hands?”

  “That's——Pi——pa。”女老板笑眯眯地说。

  “It is lovely. How much is it?”

  “It is discount. Ten yuan。”

  老板娘帮她把布娃娃精心地包装了起来,之后又给外国游客详细介绍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最后,那顾客满载而归,满意而去。

  看着她们谈话交易,我想:这些商人真了不起,说英语这么流利,而且能和外国人交流,他们卖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商品,还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和中国对世界开放的胸怀。

  [阅读赏析]

  小作者在习中记叙了一次游览城隍庙的经过。小作者先写琳琅满目的商品,再写热热闹闹的人,然后写外国游客,最后写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最终突出了重点。习作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值得广大小读者好好学习。

  习作最后一段不错,是有感而发,是思考的结晶,是全文的总结,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是全文的闪光点。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