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蚂蚁是怎么走回家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7日 15:07  《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版) 
图为:蚂蚁是怎么回家的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  周婷婷

  辅导老师  易  辙  崔  艳  吴学涛

  今天,在回家途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大群蚂蚁在洞口爬来爬去,正向它们的家中匆匆奔去。我轻轻地蹲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并思考着一个问题:蚂蚁认识回家的路吗?它们是怎样回家的?我准备做个试验,研究一下蚂蚁是怎么回家的。

  一、观察

  现象1:蚂蚁呈一路纵队前行,有条不紊。

  现象2:队伍中的蚂蚁触角不断前后左右摆动。

  现象3:行进过程中的蚂蚁腹部末端总断断续续地接触地面。

  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排队?触角和腹部又是怎么回事?

  二、实验准备

  带着种种疑问,我和同学去老师那里咨询这小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总算有了点了解。原来蚂蚁都是一窝一窝地群居生活在一起,每一窝都是几十万只,它们是在陆地上活动的生物,活动方式主要是在地上爬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就是这种爬行。它们沿着一定路线往返,绝对不会迷失方向,那是因为它们外出寻食,都有一定的路线,当找到食物后,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家园。

  那么蚂蚁究竟是怎样认路的呢?难道蚂蚁的触角会说话?我带着疑问去图书馆及网络上进行了一番查询—原来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这样后面的蚂蚁用有鼻子功能的触角去“闻”前面的小伙伴留下的“信号”,就不会迷路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决定设计一个小实验。

  三、实验过程

  【实验1】

  1.假设:是不是在队伍最前面的蚂蚁有特别的识路本领呢?后面的蚂蚁只要跟着它走就可以了?

  2.实验措施:把队伍最前面的一只蚂蚁远远“调离”这个纵队,观察整支队伍及这只领头蚂蚁的行踪。

  3.现象及结果:这群蚂蚁仍有条不紊地前行,而那只领头蚂蚁反而像“没头的苍蝇”,到处瞎闯,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假设不成立。

  【实验2】

  1.假设:是不是蚁群和我们人类一样凭借眼睛观察周围的景物来判断身处何处?

  2.实验措施:当蚂蚁正在回巢的途中,用报纸做一个简单的围屏把它们圈住,再用一块平板在回巢蚂蚁的上方放得很低,这两个简单的道具使它们不能看见天空和周围的景物。

  3.现象及结果:在这种条件下蚂蚁仍可以按原路返回。假设不成立。

  【实验3】

  1.假设:既然不是靠个别天才蚂蚁,也不是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蚂蚁靠的是用触角来“闻”追踪素的气味。

  2.实验措施:在蚂蚁回家的路线上,用手指重复擦几次,再用青草做成的“擦子”使劲擦拭地面,用这个气味覆盖掉原来的味道,截断它们的路线标志。

  3.现象及结果:接踵而至的蚂蚁们尽管离“家”已经很近了,但它们还是乱作一团,到处绕圈子,很久之后,它们才能重新排成一支新的队伍,跌跌撞撞地回到蚁穴。假设成立!

  四、实验分析

  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通常蚂蚁出洞的时候,都是很有秩序地排成一个纵队前进,前边蚂蚁分泌出这种带有象征气味的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留下痕迹,后边走的蚂蚁能用触角探测到这种气味,就能紧紧地跟上,即使有个别的蚂蚁暂时掉队,也能沿原路前进不会迷路。这种追踪素的气味就成了它们前进的目标。回来的时候,它们仍按此路标返回洞内。

  当没有了触角或隔离太远时,蚂蚁就没有办法通过触角闻到追踪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五、试验的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蚂蚁啃骨头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复好几次,但它们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直到搬完为止。由此让我联想到,假如我能把蚂蚁搬食的精神用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那么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倒我,而且我相信做什么事都会取得成功!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