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军事宝库:悲壮的“库尔斯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8日 09:45  《小爱迪生》 

  【军事宝库】2010年3上 

  悲壮的“库尔斯克”

  文/ 高 峰   

  “航母终结者”的终结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拥有的“奥斯卡”级万吨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代表了核潜艇的世界最先进水平。它专门用于攻击航空母舰,又被誉为“航母终结者”。

  “库尔斯克”号1995年1月开始服役,有5层楼那么高,艇长154米,宽18.2米,吃水9米,排水量1.39万吨,编制艇员107人,最多可载员135人。它由两座200MW的压水原子反应堆提供动力,深海航行速度可达28节,水面航行速度超过19节,续航能力为120天,最大下潜深度为300米。该艇规模非常宏大,主甲板上甚至还配有桑拿浴房和游泳池,在核潜艇家族中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库尔斯克”号的作战能力也非同一般,许多设计是独一无二的。艇上装有“花岗岩”导弹发射装置,配备了24枚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这些巡航导弹被称为“沉船导弹”,每枚重7吨,射程约为500公里。导弹以可携带高爆弹头或者核弹头,每个弹头的威力相当于2枚投掷于日本广岛的原子弹,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潜艇同时也装有口径分别为533毫米及650毫米的鱼雷,以便在导弹攻击后,再以鱼雷向受到重创的敌舰攻击,确保将其击沉。因此,西方专家认为,这样一艘核潜艇足以消灭敌方一个航母战斗群,把它称为“航母终结者”一点都不夸张。 

  然而,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巴伦支海域演习时,发生举世震惊的猛烈爆炸,旋即沉没,艇上118名船员全部遇难!

  “库尔斯克”沉没探秘

  造价10亿美元的新型核潜艇为什么会突然发生爆炸沉入海底?一串串谜团使得“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事原因扑朔迷离,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真正原因是——原本用于攻击敌人的鱼雷装置发生过氧化氢泄漏并引发爆炸,最终炸沉了它自己!

  当时,核潜艇艇上人员在准备发射鱼雷时,易燃物质过氧化氢从鱼雷上一个微小的裂缝泄露,由此引发鱼雷装置爆炸。爆炸引起潜艇隔舱内温度急剧上升至2000到3000摄氏度的高温。就在第一次爆炸发生2分钟后,潜艇内存放的其他鱼雷发生第二次大爆炸。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配备的这种类型的鱼雷以前在海军舰只上也曾发生过事故。每一枚这类鱼雷含有约1000升过氧化氢。这种过氧化氢是鱼雷上最危险的物质,它在与其它易燃物反应过程中可以使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爆炸。

  其实核潜艇也脆弱

  其实,核潜艇的事故并不罕见。

  自核潜艇问世50多年来,美、英、法等国共建造了超过500艘核潜艇。核潜艇装备到军队后,各类事故频频发生。这些事故不仅使得艇员丧生,潜艇长眠海底,给制造国带来巨大的军事损失和情报危机,还给航运和沉没地的周围环境带来严重隐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外表威力无比的大家伙为什么也会如此脆弱呢?要想把核潜艇的威力发挥出来而不发生意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核潜艇的装备维护要及时、有效。由于核潜艇消耗的费用非同一般,而当时俄罗斯的军事经费紧张,使得“库尔斯克”号的鱼雷装置年久失修,外壳出现裂缝,从而导致了易燃物质过氧化氢的泄露。而核潜艇装满了弹药,一旦有一个爆炸,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连锁爆炸。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更好的防范办法。

  其次,电力供应也十分关键。就像电器离不开电力一样,核潜艇这个庞然大物在大海深处一刻也离不开电力。断电后,艇里一片漆黑,即使有蓄电池,也不能长时间供电,只能提供短暂的电力。这也是它沉入海底的一个原因。

  另外,潜艇在水下活动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保障。我们都知道,氧气含量过少,人员容易疲劳虚弱,甚至会二氧化碳中毒。潜艇的氧气主要从3个途径获得。一是定期浮起换气,一般潜艇每隔3-4小时就要浮出水面换气;二是制氧机制造。核潜艇一般使用制氧机制造氧气,但核反应堆关闭后,制氧机也因失去动力而无法工作;三是使用化学再生药板。再生药板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一般常规潜艇都装有一定数量的再生药板,以保证潜艇1-2个月的水下航行。由于核潜艇使用制氧机,再生药板储量不会太多,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能保证使用10昼夜以上。“库尔斯克”号事故发生后,潜艇后部的一些官兵存活了大概3天时间——他们就是靠呼吸舱内的剩余空气维持的。

  “库尔斯克”号所属巡航导弹核潜艇艇内参考配置图

  1. 声呐

  2. 鱼雷发射管

  3. 蓄电池组

  4. 航行桥楼

  5. 集体漂浮救生舱

  6. 指挥台围壳及内部桅杆升降装置

  7. 导弹发射筒

  8. 核反应堆

  9. 逃生舱口

  10. 推进电机

  潜艇救援进行时

  那么你是否觉得奇怪,难道没有水下救援术吗,怎么样能尽快成功地解救船员? 

  从潜艇自身来看,首先是船员可利用潜艇的逃生舱逃生。但是为何“库尔斯克”号的船员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呢?先不告诉你,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潜艇失事后的救援分秒必争,所以,潜艇自身应及时发出援救信号。一般潜艇失事后,可以通过4种方式与援救舰艇联系:

  第一是失事浮标。失事浮标上有电话、失事灯光信号。在潜艇失事时,舱内艇员将失事浮标放出,让其浮出水面。水面援救人员可以通过电话与潜艇联系。“库尔斯克”号可能只有一个失事浮标,在舰艏位置,由于受创进水,失事浮标放不出来。

  第二是通过声呐与援救舰艇联系。一般潜艇有水声通话系统,使用超声波通话。但声呐发射需要电力,该艘潜艇失事后核动力装置关闭,仅靠蓄电池动力使用时间有限。据报道,“库尔斯克”号潜艇下沉后,仅发出一次求救信号就失去了联系,可能就是电力出了问题。

  第三是通过失事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该艇有长约 450米的拖曳式天线,能在水下300米以内使用,但是该天线发射时也需要电力。 

  第四是采取潜水员敲击信号。

  除了自身求救以外,外部救援也有很多方法。

  现有的水下救援设备主要是救生钟和深潜救生艇。救生钟曾经多次成功救助失事潜艇艇员。而深潜救生潜艇的救援方法类似救生钟,但比救生钟更为先进。各国海军也各有水下逃生的“看家法宝”,比如像两端加了盖子的下水管道一样的“LR-5猎手小潜艇”,可以把人发射出去的“鱼雷发射管”,可以让人一下潜到水下600米的“扎猛冠军”——“超级潜水衣”等等,这些“法宝”都是很管用的。

  总之,潜艇失事后,首先应该考虑能否通过救援将潜艇浮出水面,主要办法是帮助潜艇堵塞漏洞,并向失事潜艇输送高压气,强行排水,将潜艇浮出水面;其次才考虑放弃该潜艇救助艇员逃生。

  “库尔斯克”号沉没的海区水深只有100米多一点,一切顺利的话,本来应该可以得到及时救援。但从救援情况看,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比如前去营救的舰队设备老旧、通讯不良等,救援不力,潜水员无法接通供排气系统,也无法协助潜艇浮出水面,最后整条艇沉入海底。

  向“库尔斯克”致敬

  其实事故发生后,经过两次大爆炸,仍有23名船员幸存。

  船员本可以利用逃生舱,获得生还的机会。但据说船员们紧急商议,自动断掉了潜艇的核动力装置,放弃使用逃生舱,放弃了逃生机会——因为他们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核导弹爆炸。而如果燃烧继续,核弹头爆炸,附近海域的污染将极为严重,危害难以想象,方圆几千公里的人都会受到核污染,对海洋生物也是毁灭性的污染。

  在危机关头,潜艇上的官兵不是想到个人的安危,而是纷纷写遗书,在遗书中报告了潜艇失事的原因,以便于科学家研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全部船员在危机时刻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把安全和健康留给了世人,他们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向“库尔斯克”号致敬!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