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伤后压力疾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1:56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 

  在指出“自闭性的创伤后发展异常”(APTDD)和“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之间的相类似之前,我应该先描述一下近来对于创伤后压力疾患已广泛被接受的一些看法。一般认为创伤事件能够持续地对个体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造成冲击(Fox等人,1994; B. Perry等人,1995)。

  有许多事件能够引发创伤反应,特别是天然的灾害和战争所带来的经验(例如Kardiner, 1941; Rado, 1942)。自从1980年开始,与创伤相关联的症状、创伤后压力疾患等诊断就已经被确认,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的诊断首先出现在美国精神医学会所编辑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之中(DSMⅢ)①。

  在1980年之后,PTSD的诊断经历了两个版本的修订(参考表7 1之中的第二和第三列),这些版本的描述都特别与我们对APTDD的假设有所关联。根据1987年版的DSMⅢR(表7 1之中的第二列),那些症状被聚集在一起的分类为三类型症状,其中的C类症状包含了逃避相关于创伤的刺激,像是一种麻木、失去感觉的反应;而D类的症状,在DSMⅢ中是一个混杂的分类,但是现在却包含了过分警觉(D4)和生理反应(D6)等症状,现在有更清晰的界定是一种过度唤起的症状。1987年版的诊断准则也很有价值地包含了对儿童的描述,例如“在年幼的儿童,可能会发生重复扮演创伤的特定内容”(B1),以及“在年幼的儿童,可能会丧失了最近已经学会的发展技巧,例如如厕训练或是语言沟通技巧”(C4)等。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新版本的界定,增加了许多对儿童所做的研究,对这些新的知识也做了概略的说明。更新的版本是第四版DSMⅣ(APA, 1994:表7 1的第三列),此一新版的独特之处是提出一种相对性的观点,也就是在这一章中我们所谈到的,认为其症状是一种对于创伤事件主观的反应(A2):“此一个体的反应包含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恐怖的感受--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可能代之以混乱或是激动的行为来表达。”这种重视对于事件的情感反应,呈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转换现象。我们确认了看重个别差异与变异性的观点,更超越了纯粹的行为症状学描述。当某些事件是如此压倒性的令人无法掌握,许多的人们可能会发展出创伤后压力异常(在常态的反应下),但是有些人却不会:这意味着每个个体在经历相同的事件时都是相当个别化的。

  创伤后压力异常(PTSD)的症状

  PTSD的症状可区分为三个丛集的群组,如表7 1之中B(2)、C和D的三个分类所做的界定:分类B的症状对事件持续且一再的重新体验 分类C的症状持续的逃避与此创伤有关的刺激,并有着一般性的麻木反应 分类D的症状持续的有警醒度增加的症状 对创伤事件持续且一再的重新体验

  针对创伤后压力疾患之孩童进行的临床治疗证明,创伤事件的经验反复且强迫性出现在孩童的重复性游戏中。其实自闭孩童除了反复性游戏外,重复的语言、仪式性的行为当然也被视为诊断病症的指标(例如本章乔的例子)。

  我认为反复性行为可能导因于同样的原因,也就是出现在婴儿时期反复且强迫性的创伤经验,就是这些活动一成不变地对现有及过去经验的反复,且强迫性的特质构成了创伤明显的可能指标,也因而中断了思考消化、表征及了解其象征的意义,这些仪式似乎表示对事物没有消化或者更正确地说是不可能消化,无法新陈代谢的事情,例如第八章叙述了凯萨琳的治疗,她强迫性的弹了线上的钮扣,柯林(Colin)则是本章稍后提到的个案,他会反复地轻轻踏着石头。

  自闭症孩童的反复行为就好像一种前象征,表示婴儿期所经验的创伤,或有时当然是在心理治疗经验中的创伤,这些之前无意义的反复行为,真的可以被解释出意义,开始赋予其意义,反复性活动常会因而减少甚至停止,在凯萨琳第三年的治疗开始之时,凯萨琳了解钮扣的意义后,她便停止携带钮扣。当然,有些理论会谈到反复性的行为会随着时间改变,随着年纪增大而减少,然而因录像机之便及治疗过程的记录,我们可以阐述仪式化行为的中止结束比较倾向于治疗过程的功能,而不是生理成熟的原因而已。

  持续性的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以及对一般反应的麻木本章末7 1的表格C4中的第二栏,明确地指出创伤会使得案主丧失近来已经学会的生活自理技能等,例如如厕训练或语言;然而,当创伤发生在婴孩的早期,我们可发觉主要的发展性技巧孩童都会丧失。APTDD中的孩童几乎对于所有的发展里程碑都无法达到,接触或缺乏牙牙学语之声,APTDD的孩童也许因而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其差异性与创伤产生的年龄有关,过早发生的创伤也许因为脑部发展结构的影响,很难去分辨是脑伤还是基因导致的损伤;同样的,从临床的角度来说,基因的因素一定牵涉其中,也可能是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探索这问题。

  临床人员观察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的孩童,这些孩童皆是亲眼目睹过灾难的,他们发现这些孩子“麻木、机械化、没反应、作白日梦、用呆滞的眼神凝视远方”(Terr, 1988)。治疗他们的时候,许多这些孩童说明他们自己正要去远方或假装自己是某英雄人物或某动物,也有许多孩童描述自己正在飘游(B. Perry等,1995)。自闭症孩童不能靠幻想去不同的地方,但他们自己放弃自己而靠生理的刺激进入早期生存状态中。这些叙述也许会使曾与自闭症孩童工作、生活的读者产生一股熟悉的感觉,简而言之,我的观点是若现在经历创伤的孩童或仍处于创伤时期的孩童,他们的状况有某些程度是与诊断为自闭症的孩童相类似的。

  被归类为APTDD类别的孩童,经历的创伤会导致孩童产生自闭症式的回应,尤其是基因或生理上原本就可能比较脆弱的孩子,而治疗的过程会显示出每一个孩童不同的创伤,其基本或与众不同的创伤本质。

  Tustin(1981a)强调初生儿其心智早产的可能性,她描述这些孩童被“压缩”(他们这类团体有许多共同的特征),针对一些脆弱的孩童,她发现若孩子未能理解为什么要离开母亲,则离开了母亲的经验可能会导致某种“心因性的自闭症”(psychogenic autism)。很令人注目的,EvansJones和Rosenbloom(1978)与Hill和Rosenbloom(1986)研究心智瓦解或自闭行为特征的小孩,发现了这类孩童与生活紧张导致的因素有极大的关系。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