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依恋关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6日 22:45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 

  目前在依恋关系这个领域最有共识的研究焦点,是在早期依恋关系对儿童前期或孩子们以后人际关系能力及社会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已逐渐兴起了一股研究趋势,探讨在儿童后期或青少年期中,孩子的社会调适性及亲密友谊是否与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关系有关联(比如:Krollmann and Krappmann,1996)。

  未上学前

  早期的依恋关系对往后人际关系最明显的影响,我们可以由孩子们在其后的早期同伴关系之中看得出来。而且这种早期的同伴关系,受到依恋关系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也有相当多的文献对孩子们在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类型,及其与上小学前在幼儿园时期的同伴关系品质之间的关联作了相当完备的研究(Youngblade and Belsky,1992)。在这些研究之中,我们首先发现,相较于不安全类型,拥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在和其他小孩或成人在一起时,会比前者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性,较为友善,也较为外向不自闭;同时在与同伴玩耍时也表现出较多且有效的社会技巧;面对人际关系的冲突时不但不容易遭受挫折感,也比较能处理并化解这类尴尬的场面。总体说来,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成长的孩子,也很容易在游戏中被其他同伴视为好的朋友以及伙伴(LaFreniere and Sroufe,1985)  。相对的,不安全——逃避型的孩子就对他们的同伴比较有疏离以及负面观念的倾向。而且就算他们真的试着与其他孩子主动一起玩,也多半会被同伴们排挤在外甚至遭受攻击行为。通常,如果学龄前幼童有类似欺骗或是欺负同伴行为的话,研究发现这类行为与其早期逃避形态的依恋行为有关(Troy and Sroufe,1987)。至于不安全——抗拒型的儿童,他们所呈现的不适应行为也是相当明显的。他们可能比逃避型甚至是安全型的孩子还要努力去和同伴玩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技巧不足的关系,他们努力的方式会被同伴们视为是任性的、过于走极端的以及无效的。也因为这样,在三类依恋关系类型中,抗拒型的孩子可以说是最难交到朋友的(LaFreniere and Sroufe,1985)。在托儿所之中,他们可能很少显露出其无助感以及依赖的行为,不过由于他们很难与同伴相处的关系,反而会倾向去老是黏着老师(Sroufe,1983)。总而言之,不安全型的孩子就算真的想和同伴建立友谊关系,他们也多半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拒绝或是排斥的反应。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他们的社会技巧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他们对一个陌生人展开最初的来往时特别的重要。更进一步地说,由于人际互动至少需要两个人来进行,因此,互动当然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最近的研究已经指出,儿童彼此之间的依恋关系组合对后来较为长久的友谊关系具有影响。在一项针对四岁大儿童的研究之中,Kerns(1994)发现如果两个孩子彼此是朋友,而且他们的依恋类型都属于安全型的话,他们之间的互动会比两个孩子当中有一个属于不安全型的要来得频繁且正向。即使在一年以后,针对同样的孩子作研究的结果仍旧是如前所述,没有改变。这个结果所代表的意义是,一个有充分技巧,且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在与其他人互动的过程之中充分受益;而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小孩,虽然可能在与另一个比较有社会技巧的同伴进行互动当中学到很多,但是却缺乏这样的互动机会。换句话说,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所能学到的社会经验方面,安全型与不安全型的孩子在一开始就有差异,而且无可避免的,这差异会一直存在,而且会一直扩大。

  上学后

  在依恋关系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以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的影响上,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出,它似乎与其对学龄前幼童的影响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许多针对较大孩子的依恋关系研究,不是采用自陈量表去测量研究受试者现在的依恋关系状态,就是采取令受试者回顾或是内省自己早期依恋经验等方式。而不论是采取哪一种研究方法,在推论其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常常有无法清楚断定的困难之处。进一步来说,是因为受试者目前正经历一段正面的同伴关系,所以他才会在测验中显示出一个强烈安全型的依恋结果呢,还是正好相反,是他目前的正向同伴关系,才是反映出其早期良好的依恋经验的缘故呢?或者也可能不论是他的依恋关系或是现在的同伴关系,都同时受到在他生命之中某一个不知名因素的可能影响呢!

  在对相同的孩子的一个超过十年的长期性研究之中,研究者发现,孩子们在本章前面段落中曾经提到过的一些社交能力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对他们而言,依恋关系可算是相当稳定的个人特质(Sroufe and Jacobvitz,1989)  。举例来说,对于十岁大的安全依恋型儿童而言,他们也在一些测量社交能力以及适应性上的测验中有较高的测验分数,并且也比较不具依赖性;同时他们也比较不会被同伴团体所孤立,更较不易成为同伴攻击行为的受害者。而另外一个在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中对三十二个小学高年级学童所作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的论点,其中Shulman等人(1994)也发现,依据测验结果,有比较高的同伴关系能力的人,他们在幼儿时期与照顾者间的依恋关系也是属于安全型的,而且所有学童间的同伴关系能力上的差异,也一致反映在之后他们在夏令营中所拥有的友谊品质中。总而言之,根据上面的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们往后人际关系影响的一致性是很高的。换句话说,根据前一个段落中所述的研究,以及这里所提到的研究结果,受早期依恋关系品质影响的孩子们,到了五岁时的人际关系品质和到了接近青少年期时的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到了孩子们进入青少年期之后,虽然同伴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成为日益重要的参照团体之一,但是他们与父母亲间的情感关系仍旧延续着。进一步来说,孩子们仍旧是把父母当作他们探索这个快速膨胀的社会,而遇到许许多多来自社会的新的或者是彼此冲突的需求时,一个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堡垒。也的确,直到青少年晚期为止,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相处的品质,会持续地并且也会比与同伴间的关系品质更能对他们的幸福感、自尊以及快乐程度有重大的影响。有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青少年期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青少年自尊间的相关(比如:Paterson et al.,1995)。而这个时期的依恋关系应该也会一样对他们的同伴关系造成影响。Kerns和Stevens(1996)的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期晚期时,孩子们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与他们的寂寞感程度,以及他们日常人际互动的次数与品质有所相关。但是这里一个很有趣的结果是,却没有与他们和朋友间的友谊品质相关。我们认为,毫无疑问这个有趣的结果会吸引后续研究者的目光,而且它所代表的意义也应该会有进一步的澄清。

  总结

  本章主要是说明依恋关系的本质,以及它对往后儿童乃至于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的影响。在一开始,我们回顾了研究者们对于依恋关系的看法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了将它视为一个情绪的联结,或者是视为某些特定关系模式的总称。接下来,我们讨论了依恋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包括了有关个人社会的以及世代传递的因素。而在讨论依恋关系的测量方式时,我们把焦点集中在“陌生情境测验”,这项测验是由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与照顾者分离以及再度重聚情境时的反应,来衡量他们依恋关系的品质。而陌生情境测验也曾经被学者们严厉地批评过。其中一项批评是说在测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气质对其依恋关系类型分类的影响力可能被低估。然而,尽管有这么多的批评,而且的确也有其他测量依恋关系的方式,陌生情境测验依旧是用来判定幼童依恋关系类型的主要工具之一。

  而在本章节的后面,我们关注的焦点则是依恋关系对往后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持续性。虽然一些学者对以下论点仍旧有所质疑,但是已经有了充足的研究证据,证明了与父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品质,会反映到学龄前幼童以及小学生日后的社会性取向程度及其同伴关系。另外,虽然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们来说,测量依恋关系的方式是内省法或是测量其现在的亲子关系,但是这一类研究方法的结果也显示,依恋关系也可以当作预测青少年自尊以及社会投入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第三章

  儿童建立友谊关系的社会认知基础

  就儿童来说,社会认知是指“孩子们如何在心中形成‘他人’的概念,及如何理解这些‘他人’的思考、情绪、意图及观点与自己有何差异的能力”(Shantz,19-75:258)。即,通过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ve),孩子可以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并控制自己,达到成功地调适自己的社会互动的目的(Slomkowski and Dunn)。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在操场被另一个孩子绊了一跤,那么他的社会认知对那孩子行为的归因,决定着这个孩子如何反应。

  在此章,我们要着重探讨六个重要且彼此有关联的社会认知命题,也要探讨儿童的社会认知在这六个层面的发展及其在孩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这六个命题是:个人的自我感或自我认同、同理心(empathy)、角色取替(roletaking)、心灵理论、友谊概念及因果关系的归因历程。其中,孩子的个人统合(personal identity)或自我感的发展,是认识他人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基础;同理心、角色取替及心灵理论是孩子开始了解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及社会观点的前提,它们有助于建立孩子的人际关系,它们的均衡发展也可使人际关系更顺畅;而人际关系建立后,孩子们对友谊的概念、在其中的权利义务等的了解就日显重要;最后,孩子们对他人行为所采取的归因方式,可以说是孩子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或是权利义务上的一个关键性评估历程,归因不同,孩子们的反应行为就可能不同,其社会性后果也会不同。

  总而言之,要建立一段成功的友谊,孩子们先要有足够的自我感以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要能了解他人也是一个有自己观点的独立个体,要能了解并期望在友谊关系中的行为是与其他人际关系的行为有所区别的,最后,还要能正确推论他人的行为是不是对自己展示友好。0第三章儿童建立友谊关系的社会认知基础0成长的秘密——儿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谊发展。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