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孩子一个人生高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5日 22:43  《14岁都能上大学》 

  我曾在网上与一些家长讨论早期教育的意义。我认为,上世纪末《学习的革命》一书所揭示的全球教育先进国家对早期教育的关注,是值得我们国家战略研究者充分重视的。一个民族的素质提升,将有赖于早期教育的高质量推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已是我们长期持有的最大资源,而对这个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开发,将是最有战略价值的。世界上有个叫瑞典的国家,它愿意将三分之一的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于早期教育。而美国,一个特有放任少幼儿自由玩耍传统的国家,却自克林顿当选总统起,一反常态,高度强调要认真抓好学前教育,并投入巨款来发展学前的识字和读、写、算等技能教育。当前的奥巴马政府更是表示在这方面的政策鼓励将会加大力度。显然,他们已认识到,学前教育或宽泛的早期教育,是教育整个过程中的首要阶段,是一个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显然将有一个不同于寻常孩子的人生高起点。

  一 现代私塾与学校教育

  Jerryhao:我国《教育法》第1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作为适龄儿童的家长,强制孩子接受家庭速成式教育,既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教育法(只有患病的例外)。你这样做会不会违反法律规定?

  袁鸿林:我国的现行法律只强调家长有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却忽略了家长也有参与教育和选择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忽略了受教育者本人对教育的选择权。家庭教育未必就是“速成”,而孩子愿意选择家庭学校也未必是家长的“强制”。去年北大招收了一名仅在学校上过一两个月的数学系少年研究生,这说明突破性的案例确实存在。美国哈佛大学每年都在收家庭学校的学生,那么我国的大学也会有这种可能性。至少各大学的远程教育和自考的路是向社会敞开的。

  Jerryhao:其实不是忽略了,而是因为一开这个口子,强制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就成为空谈了,很多人会让孩子回家务农,还打着私塾的借口。没有哪位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自考,除非不得已。

  袁鸿林:我国农村更应当搞私塾,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应符合农村的普遍需求,而不是现在义务教育的统一教学大纲。从湖南等地传统私塾能在农村边远地区长期生存的事实来看,就知道农村有这种需求。我国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也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育来适应。按我国现在的家庭收入,办得起家庭学校的家庭肯定不多。而私塾形式却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办私塾没有办学校那么复杂,绝无必要搞一大堆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来配备教师即可。

  tiantian03: 私塾固然好,但要取得全社会的共识,有师资保证才行,否则是少数精英子女的学堂。如果这儿能有您倡导的这种私塾,我第一个把孩子送过来。因为现在我对她上幼儿园也心存疑虑。

  萧明:目前的中国,像袁先生这样的开拓者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夸夸其谈者多,脚踏实地者少。我们没有必要为“孩子的未来”担心,只要“孩子的现在”是最好的。如果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真正具有了现代教育素质,那么就不会有袁先生办私塾这样的新闻。袁先生一定是权衡了社会上公立、私立教育的现状才做出他自己的选择。教育这一古老的社会行为,其教育方式正在兼收并蓄,走向多元。私塾这一古老的方式会融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人类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多元化教育中的一元。

  唐日清:现在很大的问题在于,早期教育之后的孩子到上小学,坠入了目前的体制内教育,早期的教育成果可能被抹杀,甚至出现倒退。如果早期教育与后期继续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不能很好地保持,早期教育的成效就要打折扣,出现“伤仲永”现象。

  袁鸿林:“伤仲永”现象并不是早期教育的罪过,而是后续教育难以为继的危机--情商跟不上,导致孩子不能融入社会或精神崩溃。早期教育要成功并不难,但再好的早期教育也只能是半成品,后续教育不接轨,易导致这个半成品被报废。这个问题已经非常尖锐。而且,随着早期教育观念的被广泛接受,会有更多的孩子接受早期教育,于是,后续教育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我感到这一天已离我们很近了,所以决定让我的孩子不去学校,由自己来设计她的后续教育。

  王德英:您的孩子目前在您的教导下学习,与伙伴们共同生活得很开心。但是,这并不代表您的孩子面对同样的学习群体也有同样的心理状态。在您的指导下,她的学识可能极优秀,但她的心理成长是否也达到了在任何环境中都正常的程度?

  袁鸿林: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目前我认为小逸的心理方面很正常。孩子在多家电视台亮相后,人们可看到,她与人的交流非常自然,从不怯场,应答如流,既不失童真和活泼好动,又能体现她的认知水平——一个很正常的孩子。

  席忠华:让孩子跟媒体接触,能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长见识,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把这些作为骄傲的资本,阻碍她的发展。教育一个聪明的孩子太难,教育得好,将来会成为国家栋梁,而引导不好,就难说了。

  袁鸿林:也有人批评我,说目前的情形会是众星捧月。我承认女儿在小朋友中偶有一种优越感,因为在英语角,她自认“学问”在小朋友中是最好的。这也是事实。这种情况对于培养她的自信是有好处的。我也积极往好的方面去引导,比如激发她的责任感,让她一定要教好小朋友。她自己也说“我会让小朋友都变得很有学问,让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从表面看,似乎更有利于励志。而且,她也确实经常在带好几个同龄的小朋友读英语、日语、《论语》,读得还很认真。

  Rainbow:虽然我主张并且身体力行早期教育,但我一直不觉得知识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东西。孩子的童年很短暂,让她每天在严谨的课程表下生活,这样的童年快乐吗?

  席忠华:现在学校的教学方式多为满堂灌,一刀切,无法顾及孩子的个体差异。如再遇到不好的老师,孩子的自尊心常常会受到伤害,这根本谈不上快乐学习。袁先生的早期教育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但能同时保证孩子的快乐吗?

  袁鸿林:在早期教育这个领域,父母的亲身实践和感悟是绝对重要的,其重要性要高过专业的教育者。因为,只有父母的亲身感悟,才具活脱脱的个性,因而也就有了真价值的亮点。学历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一颗充满爱的心以及必要的学识和感悟。如果没有快乐的感觉,早期教育中的孩子怎么可能学得那么好,那么快?所以,早期教育的对错和好坏,实际上可以用是否快乐来衡量,而教育的成果实际上也验证了孩子是否快乐。

  Jerryhao:我认为学习和娱乐是对立的。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本身是一种快乐。但是,假如方方面面都要保持兴趣,却不一定快乐了。所以,总体上说,学习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那是因为孩子还小,有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无论我们觉得难易,他都有可能保持兴趣,甚至百学不厌。但是当面临海量的知识的时候,他就很难保持那种兴趣了,他只会选择有用的东西来吸收。所以,所有的父母都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袁鸿林:人们总是把孩子的学习与游戏娱乐、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对立起来。其实,把这些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是好的教育。只教不玩,或只玩不教,都不如寓教于乐。孩子在感到愉悦时才能学得好。我女儿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好。合理而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会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而能对孩子与生俱来的认知要求给予满足。因此,我对早期教育的检验就是:孩子是否快乐?

  二 早期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刘树才:小逸的学习在您的辅导下,很快达到高考程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在她十一二岁的时候,即便进入大学,她能适应大学生活吗?

  袁鸿林: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所以,我设想较早地让她成为一个社会人,早点接触社会,早一点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如果那时的她能独立生活,上个大学也不成问题。否则就晚一点,去读研究生吧。待15岁左右,应当能适应大学生活了。

  唐日清:从个性化培养的角度,私塾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从社会化方面来说,学校比私塾的社会化程度要高,但学校的社会化同样是非常不成功的。我很想知道,你采取的社会化培养的计划是如何实施的?

  袁鸿林:是不是学校才是社会化的一条最好的必经之路?在近代学校诞生之前,那时还没有学校,古人是怎么活过来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因人而异。至少在不同的年龄、认知的各个阶段,其内容、方法、范围应该是不同的。

  从我女儿走过的路来看,有几个方面与对她社会化的培养不无关系:一是生活经历。她1岁多时,我们自己开车带着她去各地旅行。这种自幼天南地北的旅行生活,无疑对她的认知和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养育环境。我们常处于一种很热闹的生活环境氛围中,见人见物见事都多。加上我从不主张对孩子立规矩,而是顺其自然去发展。三是始终保持与同龄孩子的交往。当然要注意交往质量。我不同意卡尔·威特把孩子关起来的做法。但在小时候,注意交往质量是对的,不然会沾染很多坏习惯。四是抓住合适的机会锻炼孩子。前一个月,我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的邀请去做节目,我首先想到的是可以让孩子获得一般孩子难以获得的经历。再比如,在我的哈利快乐英语角,让她做小老师,这对她与人交往沟通就非常有意义。

  孙仲凯:学校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就孩子的成长来说,应该让孩子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洗礼”。现在学校教育的整个氛围不好是事实,但不能因此而把它隔绝。你的私塾教育是很符合人性化的教育内涵,但这不可以代替学校教育。因为脱离了学校教育,孩子也就脱离了社会。

  袁鸿林:很多人认为不去学校就意味着脱离社会。在我看来,学校充其量只是在某些方面折射社会而已,离真正的社会尚远。这方面,美国的家庭学校也同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利用在家学习者比在校学习者具有更多时间的优势和灵活性,积极地、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与各方交往,或直接地投入社会并在社会中作为一个实在的个性角色而存在。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里,我煞费苦心地为其营造了一个特殊环境,办了英语角。她不仅有很多同龄的伙伴,而且还有不少异龄的朋友和同学。这种混龄的氛围对她的心智发展非常有益。但我不会满足于此。我还希望,女儿和在她周围的几个不去学校的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直接介入社会,争取早日学会在社会生存,并在其中扮演某种社会角色。

  于金星:现在只有一些重点中小学会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活动和对外交往的机会,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非主流教育的家庭学校是很难获得这些机会的,家长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袁鸿林:美国家庭学校的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强调独立自由地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从表面看,似乎传统学校的社会性大过家庭学校,但研究结果表明,后者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反而要强过前者。为什么?除了学校只能折射社会而不等于社会这一点外,更多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家长唯恐孩子日后不能融入社会,反而更多地为孩子创造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而且,家庭学校的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客观上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更灵活的方式去直接介入社会。因此,只要能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我相信充满爱心的家长总能找到弥补的办法。

  王德英:您对孩子的教育是以精食为主,也就是以经典教育为主,而相关的粗粮杂食你添加得不是很多。比如孩子所要看的片子《孙悟空》。它代表的是另一类文化,比如民间传说、儿歌、民谣等,或者是极张扬个性的游戏活动和空间。如果去除这些“粗粮”,我不知道您的女儿是否会营养不良?

  袁鸿林:《孙悟空》(或《西游记》)不同版本的碟片有两种,不同版本的书(带图画的儿童读物)不下四五种。我已经不把它当粗粮了。孩子喜欢,又有文化底蕴,可惜这类东西太少。其实,她看得不少,很多故事已能自己讲了。我主张将人类美的、好的、经典的东西尽可能地介绍给孩子。让她去感受,去熏陶,不必管这些东西的难易和深浅,只要她愿意接受。当然也不勉强,应当让她自由地选择。粗粮绝对是需要的。鲁迅幼时就看了很多杂书,野史笔记之类,这些也成为他学问结构的一部分。

  唐日清:你的方法,是用“超前”的知识替代“落后”的知识,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替代平庸的教学方法,改变的是获取知识的内容和传授知识的方式,使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快更有效。但对提高整体能力的效率,我持保留态度。

  袁鸿林:我实施的超前教育以及后续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和主体,其主要或整体目的,正是为了培养能力。比如,通过西方的拼音文字——英语的学习,启发女儿有效地自学拼音,再加上教了一些文言文,遂形成了女儿自学白话文的能力;通过中、英、日等几种语言的学习和比较,形成女儿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表达能力;而顺带习得的多种语言,并以这些语言作为载体,又形成了快速消化大量知识的能力。所有这些,难道就构不成一种所谓“整体”的能力吗?

  (原载于《成长》杂志2005年第11期,策划编辑:练丽丹,整理:袁鸿林;这里有删节。)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