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 英语,不只是英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5日 23:02  《14岁都能上大学》 

  在对小逸早期教育中的知识教育这一方面,我注重的主要是双语——英文和中文,而对于数学,当时认为可以稍大一些再认真地教(见《私塾女孩袁小逸》第四章引文:《谈谈女儿的数学学习》)。在双语方面也先后写下一些文字,其中2005年2月份写的一篇关于谈论教女儿学习英语的,曾在海内外网站被广泛转帖,也曾以《英语,不只是英语》为题,发表于《成长》杂志上,现引录如下:

  (一)  

  我选择将中外语言学习和相关思维训练作为我女儿的早期教育核心。因为在研究古今中外大量的成才个案后,我深感:语言(包括外语)的学习,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而现代科学关于人脑在幼儿时期发展的基本研究成果,则使我坚信:语言的学习,以及和语言学习相联系的思维训练,应当成为幼儿早期教育的核心。而且,在早期教育中,多门语言的施教就更具有价值,只是难度也自然更高。

  女儿在1岁时,中文已能说不少短语短句,而且口齿清楚。我反对教孩子方言、儿语,所以在家里只说普通话。当时并没有教她外语。其实妻子提过多次:你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不教她?我的回答,不是说太早就是说她还小。其实,在当时的意识中,我认定母语未学好之前不宜教外语。我也不清楚究竟是因为某些专家的意见呢,还是关于幼儿学外语导致语言混乱的报道,竟对我产生了如此恶劣的影响。但我现在却认为,如家庭或环境有条件,一至几门外语与母语同时教幼儿,不仅可行,而且更好。

  无论是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还是真实的事例,都可以对此验证。我有个外国朋友,他六七岁的孩子能说4种语言:英、俄、法、以色列语。住比利时时,父亲从事贸易,每天要用多种语言与世界各地的商人洽谈。据他讲,环境加上父母的着意教育,使孩子学会上述4种语言。他还说,他们犹太商人能使用三四种以上语言的,很平常。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和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华人也会出现很多能使用多种语言的家庭。有报道说,在深圳的华人家庭,进行双语教育,非常成功。

  据现代科学关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的研究,语言的学习,从理论上讲是越早越好,在孩子牙牙学语之时,就开始教外语,那就最理想。如想让外语成为孩子的第二、第三母语,那么一定要在6岁前教,最迟不要晚于8岁。在13岁后学外语,除非有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又特别下工夫,否则很难有优异的成效。

  据新近的一期英文《自然》杂志,有关科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习说两种语言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解释了孩子比成人能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原因。他们发现,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大脑语言区有更多的灰质,学习语言越早,大脑灰质区的面积越大。伦敦学院神经学家安德里亚·迈克雷说:“相对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在大脑区域的灰质增加了。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就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这一现象会非常明显,而大脑灰质区大小与对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系。” 研究结果还显示,35岁后学习另一种语言也能改变大脑结构,但这种改变不如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的人明显。迈克雷表示:“这说明早学语言比晚学好,因为在早期学习,大脑更容易通过改变结构来适应新语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逐渐减弱。” 语言是高级思维的载体,也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实质上就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是知识上点的累积和面的拓展。

  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讲,学外语就像学音乐一样,绝对有益无害,且越早越好。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从现有资料来看,幼儿学习语言失败,多半是方式方法不当,而并非不该学习。

  (二)  

  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施教,关系到幼儿语言学习的成败。

  某电视台主持人问我女儿,爸爸是怎样教她英语时,她答道:“他先教我语音,再教我读。”她说的是真话,也是最简明的总结。

  我认为,学英语,第一位的是语音,对此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教女儿英语,最初主要是教唱歌,也认读字母卡,说几句简单的口语。记得教的第一首歌是《音乐之声》中的《Do, Re, Me》,第二首歌是《雪绒花》……后来买了好几张歌碟,一首一首往下教,太难的就让她听。哪个孩子不爱唱或不会唱歌呢?愉悦的歌声和着优美的乐曲,几十首歌唱下来,也就建立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英语确实是可以轻松唱会的。

  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正式给她上课。我特别注重孩子的听、唱、读、说,并且不厌其烦地随时纠正她的语音。因为英文的很多音素,中文没有,小孩子有时就含糊过去,比如th的发音要用舌头伸出来摩擦门齿。我教那么多孩子,没有一个例外,都需要反复纠正,才能养成习惯。再比如说,中文更多用口腔的前半部发音,而英文大部分要压到口腔的中、后部去发音,舌头的运动和口型的大小等,这都需要经常提醒。中文靠四声来辨音,而英文听词,就要靠元音的轻重、长短来搞清,在句中更有强弱的变化需要注意。中文读起来一字一韵,英文读起来流水不断。而这些感受就要靠朗读来培养,我的语音很纯正,所以女儿主要是模仿我,跟着我读;慢慢快快,快快慢慢,来来回回地朗读。等语音没问题了,语速也有了,听力也就上来了。输入到一定的时候,她自然就会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

  我总觉得,语音不好,听力难上,更免谈开口能说,那样学英语,一辈子都会很累。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利用他们对声像刺激的特别敏感,因而记忆容易、深切的特点,充分使用外语原声声像资料,应当是首选的方法。这种方法,我称之为感受。视听资料,由浅入深,我主要用过《GO GO学英语》《迪士尼神奇英语》和《小乌龟学美语》等。这些,以及更多的迪士尼系列动画片,都是小孩子特别爱看的。在女儿视听时,我会适当讲解。讲透单词的词义,介绍使用的语境,放在意群或句子中讲,而不注重中英单词的对译。小孩子学中文,学说话,不是一字一字学。至少,他会抓意群。在我看来,一开始就用意群,或用短句,好过用单词。在最初,用单词也是把它当最小单位的意群。这样,孩子一开始就会感受到:语言是一种信息。随着他对英语这种信息的熟悉,有了纯正的语音,就能很好地感受到语言。只要他在感受,你就成功了,不用逼他去背。注意创造环境,让他反复感受。孩子学说汉语不是背出来的。让他反复朗读,实际上也是让他去感受。看动画片,很多话,孩子自己就根据情节猜出意思来了——他就感受到了。孩子对外语的感受能力很强,远远超过成人。所以,我用的教材有时会用成人的,而且会同时使用几种教材——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我差不多同时使用的,主要有《少儿剑桥英语》和《新概念英语》。剑桥的书有很多画,色彩丰富,字也印得大,又有不少的说唱资料,小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唱唱,颇有兴趣。但问题是零散杂乱,不如《新概念英语》,语言经典,一课接着一课,读起来特爽。尤其是当孩子进入文字认读阶段,过多的图画,反而成了干扰。

  (三)  

  从女儿看着书本朗读开始,朗读就是我英语教学的主纲。

  结合英语角的教学实践,我把我的朗读方法总结成“哈利快乐英语朗读三步法”:1.简单短句,着重单词元音长短、轻重和强弱在句中的差异和使用,感受纯正的英美语音,解决语音音素的问题;2.一般句子,着重连读、失去爆破(或省音)、变音等技巧,重点感受意群,并开始加快语速,形成语流;3.复杂长句,着重语调、运气、共鸣,重点感受思维方式和句法结构,并尽量把语速加快至(或接近)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的语速,实现与英美原声的接轨。

  我的朗读法,只强调反复的读和听,并不要求背诵,而主张深切的感受——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读熟了自然能背也不错,但还是要看着书反复读,几乎没有笔头功课。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才符合像英语那样的拼音文字,很适合小孩子初学者的入门。我一再强调,连单词都不用背,因为通过自然字母拼音法的学习,把读音与字母组合联系起来,记住了读音,也就记住了单词。我国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撇开语音,专讲语法,死背单词。结果学习多年,好一点的学生只是能够应付考试试卷,听说还是不行,差一点的就几乎是一无所得。这种残废式的英语学习方法必须摈弃。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完全不同于象形文字中文,而用学中文的方法对付英语,自然文不对题,事倍功半,学生学得很累,所得甚少。这实在是英语学习和教学上的最大误区。

  采用我的这种读法,无论幼儿还是大点的孩子,普遍感到快乐,没有压力。纯正的语音,畅快的语流,英语思维的语感,就从反复不断的朗读中,很快感受到,并很快能输出。从发音准确,到一课又一课的流利朗读,再到听懂、记住和脱口而出——感受到的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感。就拿女儿来说,从来不知背单词为何物,也很少动笔写,却也不知不觉就能拼读单词,能够在正式上课一年半后,读完剑桥的预备级、一级,读完《新概念英语》的第一册,进入第二册的学习(同时还在读PETS一级),不仅能认读,理解,而且能听能说能唱,语音纯正。我觉得,英语已开始成为她的第二母语。

  (四)  

  学习语言,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一定还要有理解。在理解过程中必然要碰到很多难点。采用生动形象和简单本质的理解,对幼儿来说才容易接受并记忆。比如,理解英语名词的可数和不可数,我的讲解如下:一张木头做的桌子,你拿把斧子把它劈开,劈到最后,就成了木柴,不能再叫桌子了——这种分下去却不能叫原来名字的东西就是可数名词;一杯牛奶,你喝一口到嘴里,或拿一个勺子舀一点出来,无论你怎么分,它还叫牛奶——这种你怎么分都还叫原来名字的东西就是不可数名词。这种形象的说法,女儿一下子就领会记住了。

  学习语言肯定会有很多重复性的练习,好在幼儿并不厌烦这种练习。通过不断的重复,从不会到会,又从会到熟练。每个阶段,都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前进,同时又要让他们颇有成就感。因此需要在难易程度上始终把握好一个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不断的重复中,逐渐添加新的知识,纵向横向地延伸出去。这个时候,语言课实际上也就成了百科知识课了。对于幼儿,这种设计是最为自然而又科学的。比如,当学到讲时间,学到各种数字时,我们也用英文来做算术;当学到气候季节,我也介绍宇宙天体。这样,一本看似枯燥的英文书,我却能把它变得像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故事书。我想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女儿最喜欢上我的英文课了。

  当然,在对幼儿教学中,也要设法游戏化。比如幼儿都很喜欢我的打牌学习法:用扑克牌大小的英语字母卡来玩“抢牌”,先读出字母,然后说出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说得快且说得多为赢。女儿在英语角玩“抢牌”游戏,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输给她的就有好几位好斗的初中生。我甚至用做游戏的形式,教女儿学语法。比如,学习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我设计了“凤凰(主动语态中的主语)变小鸡(被动语态中介词by后面的宾语)”的游戏,反之,则叫做“小鸡变凤凰”。来回变那么几次,女儿既理解了句子,又感受到学习如同做游戏的乐趣。我还培养她在英语角当小老师,这样可以在教和学中互动,也可加强她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对此她也很乐意,有点像做角色游戏。当记者问我女儿最喜欢学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英语——因为我现在已能教小朋友啦!”家长如果有足够的教育机智,便能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善于不断创设学习环境,善于寓教于乐,那么,孩子学起来并不会感到压力,反而是快乐!能够享受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乃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能否让孩子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关键在于家长的引领。

  (五)  

  对我女儿而言,英语已不只是英语。

  幼儿学习语言,不仅是因为所学语言作为工具,本身已很有价值,而且对思维训练则更有价值。这就如同学习音乐,音乐带给孩子的东西会超出音乐本身。因为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又学英语,甚至还有其他语言,就会处于两种、多种语言之间各种思维的互相切换、转换,所以对思维训练就非常有价值。拿英语来说,它的语速非常快,其思维方式和汉语不同,两者的语序时常恰好是互相颠倒的。如果幼儿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或正在形成过程中,用各种语言——即各种思维形式对他进行训练的话,那么,对于思维反应的敏捷性、思维形式的多样性、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空间的打开、思维上的创造性,都会非常有利。

  所以,我不只是把它当成学一门英语而已,除了语言本身,通过多种语言的转换,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女儿正式上英语课半年之后,我又给她开了日语课,学习的方法大致如同英语,只是用时较少,进度稍慢。等她基本过了语音关,我选了日本人编的《新日本语基础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为主要课本。因为里面有日、英文的对照单词表,我在训练她用英文和日文相互切换,而不是只通过母语中文来理解。按计划,过了今年春节,我将给她开第四门语言课——法语。两门东方语言(中、日)和两门西方语言(英、法),它们彼此之间的语音语法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大,对进行思维训练很有价值;它们的实用性也很强。在我内心,希望女儿无论今后从事何种专业,都能做到学贯中西,有所贡献。在我看来,现今的研究者或学问家,无论在哪个领域,离开了多种语言,是难以成为大家的。

  女儿经过早期中外多种语言的训练,究竟收获如何,客观地说,还有待时日的验证。但直观地说,我觉得她已在思维方式上、理解能力上、表达反映上、情趣爱好上,乃至综合气质上都体现出一种非同一般的境界。当然,这种境界的出现,还和其他方面的学习有关,比如音乐、绘画艺术的熏陶等。而在语言上的收获,比如说在英语上,虽已颇为超前,但却还是一种显性的东西而已,与内在隐性的东西相比而言,似已无足道之矣。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