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1 早期教育--提高人生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5日 23:28  《14岁都能上大学》 

  早期教育 潜能无限--漫谈我对女儿的教育 

  我曾于2004年8月写过一篇名为《早期教育 潜能无限——漫谈我对女儿的教育》的长文,既概要记述了对女儿5岁前的实际教育过程,也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自己思考的一些问题。此文与另一篇漫谈中小学生英语教学的文章收集在一起,当时印成了一本名为《哈利谈早期教育与英语学习》的小册子,用于与前来英语角咨询的家长交流。当记者采访时,为方便沟通,我曾将小册子分赠给他们。现将这篇长文转录于此:

  一 女儿Angella

  女儿生于1999年7月31日。

  如果你能听懂英语,又恰好听到我与女儿的英语对话,你大概会觉得:这父女俩可能是长年生活在海外,刚返故里。如果你再有机会听我女儿拉一曲小提琴,听她读读《三字经》《论语》,听她唱唱英文或日文歌,看看她所画的国画和写的毛笔字,或者再跟她玩一局围棋、聊聊天……面对一张稚嫩可爱的小脸和自信机灵的眼睛,你一定会感到无比惊讶。她就是我女儿Angella。

  Angella,此词原意天使,是我一年前给她起的英文名,但这个英文名却比她的中文名袁小逸更为大家所知。我42岁才得此女,自然爱如掌上明珠,视若上帝所赐的小天使。然而,我心目中的小天使,在其幼儿园老师的眼中,却只是很一般的孩子。一般得就连与其他小朋友正常沟通,或在群体中正常表达都有问题。她3岁多时,海盐的某幼儿园老师在其书面评语中就是这么写的。这引起了我的警觉。

  2003年6月,在去那家幼儿园快一年时,我与妻子总结了女儿一年来的情形,并毅然终止了她去幼儿园。据记录,女儿一年中去幼儿园的时间,只有半年,另外半年不是因为生病,就是哭闹着不肯去。而在幼儿园,不仅未学到什么值得夸耀的东西,而且还将以前背得滚瓜烂熟的几十首古诗也忘得差不多了。我们无奈地得出如此的结论:幼儿园不适合女儿。我们又无奈地把她从幼儿园接回家里。

  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当初做出这一决定还算不晚。否则,如强迫让女儿去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很可能会扭曲其幼弱的心灵,并种下日后损伤其身心健康的祸根。所有的幼儿对熟悉的亲人和环境都有一种自然的依恋,对陌生的人们和环境则产生一种本能的不安和紧张。而且,由于生活经历和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心理成长快慢的不同,导致了孩子对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许我女儿的情形只是更为突出一些而已。做父母的没有权利来拔苗助长,一定要强迫她适应她当时绝无可能自然适应的环境。人们不能做出违背幼儿心理生理发育成长的自然规律的事情,即便是上帝也无权这样做。

  后来的事实证明,女儿回到家后,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很少生病而且快乐活泼,在学习上也突飞猛进。用住在我们附近的一位年轻律师的话来说,“似乎换了一个人”。在我的“哈利快乐英语角”里,人们天天可以听到她的笑声和歌声…… 

  如果不是考虑要把女儿接回家,并由自己亲自教,也就不会想到开设英语角。我把这个英语角视作一所“现代私塾”,既教女儿,也收学生。我曾在大学教书,但却从未教过幼儿。为了教好自己的女儿,在开设英语角的前后,我查阅了不少国内外早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也不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着我国在幼儿教育乃至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上存在的问题。这些学习、实践和思考最终构成了我的“现代私塾”模式和相关理念。

  首先,“学在私府”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时代,而孔子的“因材施教”、注重伦理观念和做人第一、学识其次,比较强调全面发展等观念,是人类教育理念的精华,应当得到传承。而在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传统蒙学中,也含有一些相当合理的内容和方法,值得借鉴。

  第二,像《卡尔·威特的教育》《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中所叙述的西方经典教育个案,日本人铃木镇一《神童作坊》的东方式经验和观念,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理论,冯德全教授的“0岁方案”,以及《学习的革命》所反映的全球现代早期教育意识,更是拓宽了我的视野,帮助我构成了自己的早期教育理念。

  第三,在各家关于早期教育的理论中,对我特别有吸引力的,是关于如何顺应幼儿心理和生理自然发展的教育理念和相关方法的论述。在我看来,早期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孩子心理、生理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符合孩子自然、主动地感知外界的内在要求和兴趣,并能使孩子快乐地接受为原则。

  正是以上的理念,使我在考虑为我的现代私塾起名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快乐”二字,而哈利(Harry)则是我长期使用的英文名,故叫做“哈利快乐英语角”。它最初开在海盐城北的谢家路上,也实在是个小小的“角”。虽说是间门面,但使用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且未做装修,非常简陋。然而,它却曾是我们父女俩的欢乐屋。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整整一年,我们在里面上课、唱歌、练琴、看碟、画画、写字、下棋、听音乐和做各种游戏,甚至有时还在里面吃饭、睡觉。

  现在说起来,我和女儿都对这间小屋不无留恋。因为,就是这间小屋,见证了我女儿一年间的巨变。

  二 个性化的超前教育方案

  在我的英语角,我对女儿的早期教育出乎意料地获得成功,而且我对前来学习的其他学生(主要是中小学生,也有学前幼儿和大学在校或毕业生,以及社会上的各类人士)的教学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英语角已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许。通过长期的学习、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早期教育方面,包括内容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当我联系后续教育进行整体思考时,便形成了我称之为“个性化的超前教育”方案。

  在我看来,现行教育体制忽视了早期教育的巨大潜力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导致了优秀学生的生命浪费。遵循现行教育体制,正常读完全部课程的程序和时间表应当是:六七岁开始上学,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本科,3年硕士研究生,再读3年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其中还未考虑任何间断。这个程序和时间表,对女生来说,差不多就意味着牺牲正常的个人生活,不考虑在正常年龄恋爱、结婚和生育。这种情况既不合理,也无必要。但若要改变它,最根本的就是要研究三个方面:

  第一,实施良好的早期教育:最迟从三四岁开始学习包括中文、外语和算术(四则运算)等内容,在6岁时总体上达到或超过现行小学二三年级的认知程度。

  第二,科学调整和压缩现有教学课程内容,可用约3年时间完成全部小学课程并部分延伸至初、高中课程。再各用两年时间(合计4年)学完初、高中课程。再把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10年压缩至8年。其连续的程序和时间表就改变为:三四岁开始早教,六七岁达到小学低年级,九至十岁小学毕业,十三四岁高中毕业,十六七岁大学本科毕业,十八九岁硕士毕业,21岁左右博士毕业。即便再加上3年左右的工作时间(如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等),那么也能在25岁前就结束至博士的全部学业。

  第三,围绕着上述合理的时间表来改进教学体制、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关键是实施良好的早期教育,重新研究和改进现行小学至博士的课程结构,在充分开发早期教育巨大潜能的同时,真正设计好与之接轨的后续教育,特别注重给优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足够的余地。

  我认为,这种建立在早期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超前教育方案,完全可以弥补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死板僵化,避免出现对优秀人才生命浪费的现象。它可以作为现行主流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补充。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方案绝不是简单地把时间缩短,或者把知识浓缩,更不是把现行教学大纲的学科知识,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提前教给孩子而获得一个时间差。

  现行正规学校教育体制来源于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主要培养符合大工业流水作业的各层次人才。换句话说,这种教育体制的目标,就是要生产标准件式的人才,更多地强调统一的知识结构、统一的思想观念和统一的思维模式,而很少注重个性的发展。这一体制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并仍然起着教育的主流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