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二讲 入则孝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 09:02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学生版)》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①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窝焐暖。

  ②凊(qìng,一读jìng):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把床铺扇凉。

  ③省(xǐng):探问,请安。

  ④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

  ⑤反:同“返”,指返家。

  ⑥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⑦业:职业,做事。

  ⑧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呼、命、教、责”的回应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则孝”,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就是说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你也要耐心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儿都不高,但是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父母叫你的时候,有可能你在打电脑游戏,而且还戴着耳机,父母叫你的时候,你往往还会不耐烦。有时候父母一看,你戴一个耳机听不见他们叫你,就过去拍你两下。你就更烦了,还有可能会说父母两句:我这一关游戏没过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常发生在你的生活当中?

  拿我自己来说,父母叫我去做些事情,有些事情我很愿意去,比如妈妈叫我:孩子,你去买根冰棍。我很高兴,一面买一面吃,回来时,手里就剩冰棍的棍了。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瓶芝麻酱。这我也会考虑,因为可以吃一点儿。妈妈说:孩子,你去买点儿糖果。那我更高兴了,因为可以藏两颗在口袋里。但是如果妈妈告诉我,儿子,去给我打瓶酱油。我就会说有事。为什么?我不能喝酱油啊。

  所以我们可以想想,这四个父母句,我们都做到没有?我们如何来感恩?如何来报恩?“恩重如山”四个字,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

  提问时间:当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这四组看似简单的父母句,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首先要从“父母呼,应勿缓”做起呢?

  饱含深情的呼唤

  父母呼唤孩子,每一声呼唤里面是饱含深情的。在中国史籍当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有一天,曾子进山打柴,他妈妈留在家里。突然,家里来了一个拜访曾子的客人,他妈妈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就咬了自己的手指。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就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有什么事?是不是妈妈在叫我?于是曾子赶紧背着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妈妈就说,刚才有客人忽然来到,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得不好,让人家觉得不符合规矩,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

  你看,有时候母子之间心灵相通,这一种呼唤,连声音都不需要。我们现在要学习、要考试,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声,其实这是不对的。孝的第一步,就是倾听父母的需要。第二步,是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虽然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去做。

  提问时间:我们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时也不一定就能讨得父母的欢心,甚至还可能遭到父母的误解和责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无条件的“孝道”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这是晋朝王祥的故事。王祥是公元185年生人,公元269年去世,琅琊临沂人,西晋的大臣。这个人曾经隐居深山二十多年,后来从温县的县令一路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并不慈爱,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进谗言、挑拨,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王祥从小也没得到过父爱。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虽然这个继母对他不慈爱,但王祥都拼命满足她。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卧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条鲤鱼。对于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仍然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换。

  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孝是相互的,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要孝敬他们。那反过来说,爸爸妈妈如果出于某些主观原因,或者出于某种客观限制,对你稍微差一点儿,你就不孝顺父母啦?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做到了没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应在父母呼唤时马上答应,抓紧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的唠叨或是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承一下父母,哪怕是父母误解的责备。当然,这么做,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容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尝试。

  提问时间: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应该从小就懂得的基本道理。但是在当代社会,很多父母在教育我们时,为了能让我们听话,常常采取“物质奖励”教育,那么这种做法究竟是对是错呢?

  巧克力比妈妈更重要

  在大家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说一个事儿,是一个朋友写在博客上的。说有一个星期天他到公园去玩,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草地上又爬又闹玩得很开心,年轻的母亲跟孩子说:时间到了,宝贝,我们应该回家了。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肯回去。这个时候妈妈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对着孩子晃了一下,孩子的眼睛就盯住妈妈手上的这块巧克力,慢慢地站了起来。然后他就听见这个妈妈问:宝贝,想不想吃巧克力?孩子说:想。妈妈就跟孩子说:想吃就得跟我回家去吃。然后就看见这个孩子乖乖地跟妈妈回家吃巧克力了。这位朋友记完了博客,在后面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这位母亲用巧克力可以让孩子服服帖帖地跟自己回家,而母亲的呼唤孩子却充耳不闻,在这个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巧克力比妈妈还重要。那么当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儿女日渐增长的欲望的时候,儿女很可能就会把父母丢弃在一边。

  说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也曾遇到过这类情况:自己在家做一些家务,就会向父母提要求,要不就是多给些零花钱,要不就是给自己买什么好吃的,总之,白做家务心里是很不情愿的。但是,学完了今天这一课,我希望同学们自省,不要变成“巧克力比妈妈还重要”的孩子。

  提问时间:“入则孝”篇首,除了提出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之外,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所谓“冬温夏,晨省昏定”,究竟是要求子女做哪些事情呢?现在这些事情还有必要去做吗?

  从小事做起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语——昏定晨省。昏,就是天刚黑;省,就是探望和问候。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事问安。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生搬硬套,非要按照《弟子规》去做,但是早晨起来,自己去上学前,是不是能够问爸爸妈妈一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这个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出门前禀告一声,回来后在父母面前打个照面,让父母知道你回来了。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能够让父母少担很多心。而少让父母担心,实际上也是我们的孝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是对不和父母同住的青年人说的。《弟子规》安排得很有条理,先告诉大家,和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再告诉大家,不跟父母同住应该怎么样。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当同学们长大以后,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住址,也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以免父母担心。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