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导致孩子暴力倾向四大诱因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12月11日 10:22  海峡都市报 

  电梯门关上后,1岁半的男婴被10岁女孩残忍摔打并使其从25楼坠落。活蹦乱跳的男婴奄奄一息,与死神抗争10天后方才苏醒。近日,这一则新闻让人们震惊和心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10岁的孩子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举动?如何避免暴力孩子的出现?如何让孩子远离暴力伤害?

  事件

  10岁女孩摔打1岁半男婴

  最近,重庆吴女士带着1岁半的孙子原原下楼玩耍。吴女士搬着童车走出电梯,可原原却被误关在电梯里,同在电梯里的还有一名小女孩。

  十分着急的吴女士追到25楼没有看到原原。她碰见小女孩从25楼的6号房走出,便询问小女孩孩子在哪儿……

  而监控录像显示,小女孩先是把男婴抱起,随后摔打在地,到了25楼,男婴被扔出电梯。几分钟后,男婴浑身是血躺在小区楼下的草地上。

  据警方调查,肇事女孩自述把原原放到栏杆上,导致他坠楼,后来又到楼下找到了坠楼的原原,并把他挪到小道上。10岁摔婴女孩李某因未成年不予刑事立案侦查。受伤婴儿家人目前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女孩父亲李先生称,自己女儿很喜欢小孩和动物,“但表达方式有问题”。事发后他问女儿为什么要踢打男孩儿,“女儿说男婴跟她做鬼脸、不友好”。李先生认为伤害男婴只是女儿表达感情的方式,“她希望男婴对她笑,对她友好”。

  李先生称,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女儿的性格有影响。

  声音

  缺少爱的孩子易走极端

  何女士(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微博]):这两天,心都被重庆那个怪异的暴力小女孩折磨着。人之初,性本善。一个10岁的女孩为什么会如此残忍?女孩的父亲称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我认为这就是事件的根源。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成为孩子对待其他人方式的样本。缺少爱的孩子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或许就是一步之遥。

  李霜兰(六年级学生家长):作为一个母亲,在看到这则新闻感受悲痛和震惊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10岁小女孩的家庭出了问题。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对大人的模仿,而教育出如此孩子的父母是应当首先问责的。但据说小女孩的母亲已经带孩子远走新疆,不知她一路上是如何与她的孩子交流这个事件的!

  社会日趋浮躁的负面影响也难辞其咎。放眼望去,我们的每次家庭聚会、朋友相见从欢声笑语早已变成默默无语,每人无不是见面马上拍照留念,上传微信,低头耕耘QQ空间,或是还有游戏排行榜等着更新。

  很多大人为了自己清闲,给孩子一台iPad,大人小孩一起默默相守。长久下去,孩子和父母沟通、相处的时间变少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机会也被抹杀了。

  暴力父母导致暴力孩子

  吴先生(公司职员、过来家长):过于严厉和过于溺爱都可能导致孩子具有暴力倾向。过于严厉的家长,当孩子一犯错,会用体罚来约束孩子,这使孩子懂得了如何能够伤害他人;而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在孩子表现出暴力倾向时,可能会一味纵容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攻击性的习惯。

  一些家长常对孩子说:“谁打你了跟我说,爸爸来修理他。”这样的教育让人不寒而栗,暴力父母容易导致暴力孩子。父母之间的暴力(包括冷暴力)都要尽量避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会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

  赵梅(初二学生家长):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出现这样的极端行为与其家庭教育方式肯定有关系,孩子问题往往折射出家长问题。有优良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父母才会有人格健全的孩子。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成长就是给吃、给喝、给穿了事,固然物质是基本保障,但有了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灵,很多父母漠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当今社会,儿童暴力、校园暴力的问题填充着人们的视野,这应该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来思考:产生暴力事件的原因何在?如何避免这类暴力事件的发生?如何让孩子远离暴力事件的伤害?

  观点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观点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全国“十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厦门金尚中学李远认为,孩子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复制、模仿家庭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从家长身上习得“暴力”,这种情况最常见;

  二是家庭氛围冷漠、压抑导致。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是孩子寄人篱下,孩子内心的焦虑、压抑无处释放,这类孩子在家表现得很乖巧,但在外却以暴力方式宣泄扭曲心理;

  三是受到电视、网络等夸张的暴力画面和描写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没有辨别事非的能力,与现实混为一体,容易造成模仿学习;

  四是个别孩子身体特质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孩子同伴的暴力行为也会为其带来不良影响。

  如何避免孩子的暴力倾向?

  李远认为,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不用暴力解决问题;要营造轻松和谐、充满爱意与温情的家庭氛围;要引导孩子选择科学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外,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那么,孩子遭遇暴力时又该怎么应对?

  李远建议,遇到暴力危机时,要镇定。不要故意去挑衅和刺激对方,也不要急着回打。最好让对方冷静下来,以免“火上浇油”;一旦对方动手,你又未能及时逃脱,要记得保护好自己身体的重要部位(头部、脸部、腹部等);决定反击一定要找准机会全力一击,打不过就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很重要的一点是,遭遇暴力时一定要懂得大声呼救。

  对待家庭暴力,也不能妥协,可以向亲友、社区、警察寻求帮助;加害者是不认识的人,要记住其特征,以便报警;是认识的人,也要留下相应证据等。

  一些孩子在经历暴力事件后会出现自责、恐惧、害怕、抑郁等不良情绪,留下心理阴影。这时尤其要为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可以让孩子向亲人、好友倾诉,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如果孩子是在路上受到伤害,家长一段时期最好要多陪伴孩子,比如接送孩子去学校,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