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减少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0:24  《告诉孩子你最好》 

  减少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你不可能在学习的同时达到完美状态。

  当年青人执行学术型任务,在获得成功感之前受到别人指正时,他们可能变得灰心丧气。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件发生在他女儿生日晚会上的事。当女儿打开父亲刚刚送给她的礼物后,父亲先是请求、哄骗,最终强迫女儿跟其他的小朋友分享她的新玩具。对小孩子来说,要让他把尚未“拥有”的东西分给或送给别人是很难的。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年青人对所做的某项任务需要有一定的所有权或成功感,或者有一种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感觉之后,才会受益于别人的指正。否则,他们会把指正的好意当作是批评,反而会削弱他们完成任务的欲望。

  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学生一般不喜欢做会受到批评的事。但是,一旦他感觉拥有所有权,即自己能胜任,就会坦然面对别人。

  在所有感产生之前,错误的进行指正有可能造成不幸的结果。

  上一年级时,我画了一幅天空中的太阳,拿给老师看。他看了看,说没有绿色的太阳。大家都知道太阳是黄色的。他说我的画不合实际,我应该重新画。对我来说下午时分天色就昏暗了下来。

  第二年,二年级老师对全班说:“画一幅画,你想画什么都行。”我开始在纸上画。老师走到我身边看见纸上一片空白时,我紧张的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用手碰了碰我的肩膀,悄声说:“你的云彩又大,又厚,真漂亮。”

  高级教师和家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认识到批评的消极作用和自主权的积极作用。我女儿刚开始学说话时,“s”音总发不准。我们提醒她注意,只说了一次。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每次说到带s音的词时,她都会迟疑一下,力图把音发准。我们亲眼目睹了她迈向口吃的第一步。此后我们再也没有提醒过她的发音,当女儿又回到自然的讲话方式,我和妻子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下次下楼梯的时候关注一下自己的步伐,就会证明这种现象的发生。

  当一个婴儿第一次试图迈步的时候,我们给他以鼓励,因为我们知道他需要一步步的学会。我们不会指望他一天就能站起来迈步走。同样,我们会鼓励一个刚开口的婴儿呀呀学语,即使他的发音只是大概正确。“完全正确”是由一系列的“大概正确”发展而来的。假设你希望一个婴儿说:“我想要一杯水。”如果你一直等到孩子用一个完整无缺的句子清楚的表达出他的要求,恐怕孩子早就脱水而死了。

  小孩子聪明伶俐,很容易受到鼓励的影响。但是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我们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学习。不是吗?不论年纪大小,参与都应该比完美更重要。参与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而完美却经常变成一种负担。

  大人想要指正的倾向应该视孩子所处的学习阶段而定。举例来说,如果孩子正在拼命的想要表达某种想法或者利用头脑来解决一个问题,却不断被大人的指点打断,他或许就不再愿意继续尝试这种或那种活动。

  要确定某个班级的倾向,可以观察老师和学生们对错误的反应。当错误受到欢迎,学习就会提高。因为错误是无价的线索,可以说明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而对错误的欢迎就是要创造一种安全的氛围,终将促成更多的成功。不断提醒学生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简单方法。

  对完美的关注给很多学生的生活灌输了一种思想,即他们必须表现完美,才会有人爱他们。如果犯错误就会被拒绝的观念,即他必须完美人们才会接受他的感觉,常常给年青人带来痛苦。

  对完美,而不是不断进步的追求导致学生们在犯错后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者道歉。

  完美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学生停止学习,完全放弃。完美主义的压制使学生患上忧虑症,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或者参加某种活动,因为自己可能不够好。下一步就是彻底的停止活动了。

  大人应该鼓励孩子们把失败看作回应。失败是尝试的一个自然结果,而且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被它击倒,它就能成为一个老师。因此,老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应该强调,那种体验,包括学习,应该被看作一个过程,一种信息,而不是作为自我惩罚的武器。这种积极的想法会促生去尝试、去冒险的愿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练习,才能进步。特别是在学习初期阶段,“现在去做,以后再要求完美!”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原则。

  重点

  * 当年青人执行某项任务时,如果他们在还没有获得成功感之前就受人指正,他们会变得灰心丧气,不再主动。

  * 大人想要指正的倾向应该视孩子所处的学习阶段而定。

  * 参与和练习走向成功,而完美主义是一种负担。

  * 准确性来自于对不断进步的重视。

  * 失败只是一种回应,不是结局。

  * 在学习新东西时,“现在去做,以后再要求完美!”应该成为我们的原则。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