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血战长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9:47  《为中华民族而战》 

  万里长城,古来即为炎黄子孙抵御异族铁蹄的雄关要隘。1933年,它又成为中国军民抗击日军的天然屏障。

  日军在扶植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之后,将兵力调往锦州方向,从1933年年初开始,大举向华北进攻。1月,攻陷山海关;3月,攻占热河;然后集中主力从冷口、喜峰口和古北口三个方向进攻驻守长城的中国守军,著名的长城抗战由此揭开序幕。

  蒋介石并不想打这一仗。但是,全国民众抗日情绪高涨,各界名流纷纷致电请愿。由著名教育家胡适、丁文江、翁文灏署名的公开信写道:东北、热河丢失,决非张学良一人之责。若不战而失华北,对内对外,中央难逃罪责。

  公开信把问罪的锋芒直指国民党中央,在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这下,蒋介石坐不住了,被迫将原拟派往江西“剿共”的第十七军和第二十六军调往长城抗战。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中国军队长期遭受压抑的抗日激情如同地下喷涌的岩浆,一旦迸发,立即冲天而起,成为吞噬日军的滚滚洪流。

  镇守喜峰口的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寸土必争,死战不退,白天丢失阵地,夜晚组织敢死队,手持大刀夜袭近战,杀得日军鬼哭狼嗥,弃尸一千四百余具,不得不将进攻方向转向古北口。

  主攻古北口的日军为擅长攻坚的第八师团,用于作战的兵力有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共一万余人。与之对垒的是徐庭瑶的第十七军。

  熟悉内情的人无不忧心忡忡。第十七军刚从安徽赶赴华北,不仅旅途疲劳,而且兵员不足,名义上是一个军,实际能投入作战的只有第二师、第二十五师,战斗力最强的第八十三师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剿共”。这还不是最大的隐患。

  第十七军将帅失和、官兵离心,军内皆知。矛盾起于“剿共”战争。

  该军的前身是第四师。徐庭瑶率部参加“围剿”鄂豫皖苏区,前后五次败于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手下,最后一次打得他只剩下副骨头架子。蒋介石替徐庭瑶补足兵员、装备,板着脸说:“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又失败了,我就取消第四师的番号,你这个师长下到连队当伙夫!”

  徐庭瑶羞辱难当,把一肚子气都出到旅长、团长头上:“你们这些吃干饭的东西,平时生龙活虎的,打起仗来赛着当狗熊。这次如果再打砸了,不用回来了,大别山上到处都是石头,撞死得了!”

  说话的时候,他还特意将目光扫向手下的两位猛将——独立旅旅长关征麟和二十四团团长杜聿明。

  很快,攻打霍邱的战斗任务下达了。徐庭瑶阴沉地对关征麟说:“话不重复了,是死是活,你自己选。”

  关征麟打仗以灵活多变著称,战术素养较高。他亲临城下观察地形,发现该城三面临水,只有南面一条陆路可通,于是集中火力强攻南门。接连打了三天,三个团打得只剩下一个半团,而霍邱城上依然红旗招展。

  徐庭瑶到前线问罪,左右开弓,首先抽了关征麟两个耳光,然后掏出手枪,扔到他桌前,刻薄地说:“打别人没本事,打自己总可以吧!”

  “没攻下霍邱,你没有责任吗?”关征麟摸着脸上的手指印,反诘道:“我是你指挥的,你要我自杀,那你首先要自杀!”

  徐庭瑶差点被他的话呛死,一时找不到反击的理由,怔怔地看了他两分钟,然后把杜聿明叫来,推心置腹地说:“如果打不下霍邱,蒋介石要撤我的职,要取消第四师的番号。你是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只有你能拯救我们师,如果拿下霍邱,我保举你晋升少将,你要是不相信,我现在就把自己的将军服脱给你穿!”

  杜聿明战斗经验丰富,他到城下转了一圈,心里有数。由于没有后援补充,经过关旅三天恶斗,霍邱的红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于是,他指挥部队再次强攻,顺利冲入城内。

  战后论功行赏,第四师升编为第十七军。关征麟晋升为二十五师师长,杜聿明晋升为副师长兼七十三旅旅长。

  两人都不服气。

  杜聿明说:“霍邱是我攻下的,怎么能让一个败军之将做我的上司?”

  关征麟满腹冤屈:“田是我耕的,苗是我种的,他杜聿明侥幸收割了庄稼,邀什么功?”

  日军进攻华北的消息传到安徽,霍邱的百姓给第十七军送来一面锦旗:希望十七军由反共模范成为抗日英雄。徐庭瑶的舅舅专程赶来,声泪俱下地说:“如今鬼子打到家门口了,不能再靠打红军升官发财了。家乡人都骂你啊,说你是秦桧第二!”

  受到刺激后的徐庭瑶立即上书,要求北上抗日。他是蒋介石嫡系军队中第一个请缨出战的将军。

  带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第十七军前往古北口驻守。行进中,徐庭瑶把关、杜叫到身边:“军部决定二十五师先行。关征麟,你虽然是师长,但从打霍邱的情况看,你的指挥能力不如杜聿明,所以遇事要多听他的意见。今时不同昨日,打鬼子事关重大,不要顾面子而丢脑袋!”

  关征麟更加气愤。抵达古北口后,他指着地图,吩咐道:“我的指挥位置设在南城关帝庙内,你们旅先行占领黄道甸,防守龙儿裕。”

  龙儿裕位于古北口的突出部,是日军首攻目标。杜聿明眼里揉不进沙子:“你这个人心胸狭窄,就因为徐军座褒奖了我两句,就心怀妒忌,这样部署与借刀杀人有什么不同?”

  “现在谁是师长?告诉你,杜聿明,你有胆违抗军令,我就有权就地正法!”

  杜聿明无奈,只好带着七十三旅前往龙儿裕布防,下令部队务必抢修战壕,要达到壕深两米,壕壁有藏身洞,壕壕相通。

  3月11日,5架日机飞临古北口狂轰滥炸,刚刚筑就的战壕坍毁大半。杜聿明火了,组织机枪对空射击。日机猝然受击,报复得更厉害。

  关征麟前来制止:“不能这样蛮干。你打得越凶,鬼子报复越疯狂,有什么好处?”

  杜聿明顶撞道:“军座要你多听我的意见,你怎么总是反对?”

  又是不欢而散。

  下午3时过后,日军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第七十三旅和友邻的东北军一一二师居高临下,顽强阻击,大量杀伤敌人。

  夜晚,杜聿明来到师部,建议夜间突袭日军。

  “日军仰攻了一下午,兵锋已钝,极其疲劳,如果我们能发动突然袭击,一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关征麟非常赞赏杜聿明主动求战的精神。

  当晚,杜聿明亲率一个团,悄然下山,摸到敌军营地,向睡梦中的日军发起攻击,砍杀数百人。

  12日,吃了大亏的日军集结三千余人向古北口发动强大的攻势。中午时分,东北军一一二师伤亡过半,撤出北城防地。日军以北城为支点,兵分两路向南城和龙儿裕迂回。

  危急时刻,关征麟找杜聿明商量:“东北军撤了,古北口防御体系出现缺口。眼下有两条路,一是跟着东北军撤出阵地,这样可以保存实力,二是继续打下去,我们可能会全师覆灭。”

  “师长,你的意见呢?”杜聿明反问道。

  关征麟动情地说:“我最喜欢屈原的两句诗,‘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们就是被炮火炸成肉泥,也不能在日本人面前弃阵而逃!”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师长,就凭这句话,我们的恩怨全没了,听你的!”

  鉴于七十三旅兵力损耗严重,关征麟决定自己亲率七十五旅向龙儿裕增援,令杜聿明留守南城。

  增援途中,遭遇到一股日军。战斗中,关征麟头部中弹,鲜血染面。他一边包扎,一边指挥战斗:“兄弟们,这股鬼子只有300人,我们人多,冲上去,消灭他们!”

  解决这股日军后,七十五旅赶到龙儿裕,稳定了岌岌可危的形势。由于头部血流不止,关征麟伤势越来越重,徐庭瑶命令他撤离前线,到后方治疗。

  关征麟舍不得离开战场,他含着热泪说:“真不愿意走啊!老杜,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多替我杀几个鬼子!”他还说:“还有一点,我对你没有任何妒忌之心啊!”

  杜聿明微微一笑:“那些小事,我早就忘记了。现在打鬼子最重要,你安心养伤!”

  12日和13日,日军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战场。杜聿明收缩战线,下令4个团坚守5个高地,利用有利地势杀伤敌人。13日下午,关帝庙指挥所被日军包围,通向各团的电话线被切断。

  鬼子把关帝庙围得水泄不通,用生硬的中国话高喊:“投降吧!”

  杜聿明召集官兵训话:“老子下一道死命令:谁也不许投降!每人留一颗手榴弹,最后与鬼子同归于尽。现在,要活命的跟我冲。”

  十几束手榴弹一齐投向庙外,在烟雾中,杜聿明手持机枪,冲开一条血路,杀出重围。当他转移到七十五旅阵地时,追随他突围出来的预备营和司令部参谋只剩下十几人。

  到这时,二十五师4个团已经伤亡过半。杜聿明继续紧缩战线,把全部有生力量集中在南天门一带,死死地顶住古北口的日军。

  又恶战了三天。15日,徐庭瑶派黄杰率第二师前来接防。

  二十五师开赴古北口时共有官兵两万余人,交防时只剩下三千余人。他们的军装已经撕破,露出棉絮,棉絮上沾着血污;他们的脸被硝烟熏得黧黑,满面灰尘;他们身上满是伤痕,有的拄着步枪支撑着身体。听到撤离的命令时,没有一个人动弹。

  杜聿明说:“徐军长打电话来,表扬我们师很好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摸清了鬼子的作战特点和规律,现在可以撤下去休整了!”

  一个士兵扑通跪在地上,哭着说:“兄弟都死在这里了,我们还回去干什么?留下来吧,多杀一个鬼子多报一份仇!”

  齐刷刷地,全部官兵都跪下了,要求留在古北口。

  “弟兄们,要打鬼子还愁没有机会吗?也许两三年都打不完哩!我们先回去治好伤,养足了精神,再来为阵亡的战友们报仇不是更好吗?”

  在杜聿明的劝说下,官兵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一步一回头地撤下阵地。

  迭经恶战,日军伤亡惨重,后备兵力供给不足,无力组织新的攻势,长城抗战处于对峙状态。而此时,国民党已在前线集结了几倍于日军的兵力,完全可以转入反攻。但是,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指导下,委托何应钦与日方谈判,签订了《塘沽协定》。这个协定规定,中国军队必须撤离长城一线,尔后不得越过此线。

  日军在谈判桌上达到了战场上没有达到的目的。

  从长城抗战中走出的二十五师后来成为转战各个抗日战场的雄师劲旅,关征麟和杜聿明也成为一对相互敬重、亲如兄弟的搭档,他们分别建树了显赫的战功。

  杜聿明(1904-1981) 陕西米脂人。1923年榆林中学毕业,翌年考入黄埔军校并加入国民党。1931年7月参加对鄂豫皖红军的“围剿”,立下战功,晋升为少将。1933年在古北口血战日军。1937年参与组建国民党的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任第一任团长。抗战期间,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桂南战役,在夺取昆仑关之战中,击毙日少将旅长中林正雄,获誉中外。1941年率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1959年12月,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特赦。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