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征服北极点


  征服北极点的梦想,由来已久,它始终伴随着向北极进军的每一步。

  那时候,人们错误地认为,位于白令海峡北口西侧的弗兰格尔岛,是一块一直往北延伸的大陆,美国人德朗和他的支持者们,计划先沿弗兰格尔岛海岸往北航行,到无法前进时再改乘雪橇一举到达北极。

  1879年7月8日,德朗带领“珍妮特”号,满载着各种物资装备驶离了旧金山。在转过白令海峡而进入北冰洋不久,于12月6日,他们的船只被牢牢地冻住,只好随着浮冰向西北方向移动。当他们漂过弗兰格尔岛时,却失望地发现,原来那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屿,并不是大陆。

  和富兰克林一样,德朗的探险也是从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与富兰克林不同的是,他虽然未能到达北极点,却留下了沿途详细的书面记录。

  确实,在北极地区活动既困难又危险,那里的冰面不像池塘冰面那样光滑平整,大块的浮冰在随着海洋漂移时会互相撞击产生压力,形成大约十米高的冰脊,浮冰可能在某些地方突然裂开,形成一道水路阻挡去路,人们在浮冰上行进的速度也很慢,因为脚下的冰块经常会朝相反的方向漂移。了解这些,对后来的北极探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美国探险家皮里在踏上北进的征途之时,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他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一是北极的冬天并不可怕,正是探险的最好季节;二是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是在北极生存的最好方式。

  皮里的新概念不无道理,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主要靠捕鱼和狩猎为生,他们穿的是严寒地区的动物皮制成的皮衣,吃的是高脂肪的食物,以生吃鲸鱼肉为主。许多探险者在漫长的征途中,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水果和蔬菜,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C,往往得坏血病死去。而爱斯基摩人生活在高纬度的高寒地带,根本见不到水果和蔬菜,他们靠吃生肉来摄取动物体内的维生素C,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得以生存下来。

  皮里驾驶着特别设计的“罗斯福”号航船,往北通过了戴维斯海峡的冰层,一直航行到了埃尔斯米尔岛的最北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冲击失败后,1908年7月,皮里又发起了向北极点的第三次冲击。

  1909年2月的最后一天,皮里带队踏上了远征北极点的茫茫之路。零下五六十摄氏度的严寒造成了严重的冻伤,狂风席卷着飞雪迷住了人们的眼睛,起伏的冰山撞坏了雪橇……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险之后,于1909年4月6日,他们终于站在了人类追寻了三百多年的北极极点上。

  至此,人类在北极地区所追求的三大目标,即东北航线、西北航线和北极点都达到了。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白令海峡的探险历程,因为无论是通过东北航线、西北航线还是北极点到达东方,都必须经过白令海峡这个咽喉地带和交通要塞。

  18世纪20年代,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接近尾声,但人们对于亚洲东北部和北美西北角是否相连仍不是十分清楚。探险家们为了考察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那片未知的神秘世界,前赴后继,最为悲壮的是俄罗斯探险家维图斯·白令,他曾两次探险到白令海域,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725年2月5日,白令奉俄国彼得大帝之命,率领250多名探险队员从圣彼得堡出发,花了两年的时间穿越人迹罕至的大西伯利亚地区到达鄂霍茨克。

  1728年7月13日,探险船载着探险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滑过航道,冲向渴望已久的海洋。到了8月份,强劲的西风夹杂着暴雨和浓雾,开始频频光顾白令的船队。8月16日,他们已经来到北纬67°18',西经163°07',这是白令此次探险所到达的最北端。迷茫的浓雾使他们辨不清周围的景物,白令下令返航。殊不知,他此时已身处白令海峡,而且就在右前方仅39英里的地方,就是他朝思暮想的美洲阿拉斯加海岸。可怕的浓雾,使白令最终与胜利失之交臂,永远无法弥补那39英里的遗憾。

  1730年3月,白令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圣彼得堡。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白令深深地感叹世态炎凉,并期待着能再次扬帆出海,了却那未尽的心愿。

  白令的第二次出征倍感岁月蹉跎。从探险计划被批准到正式实施相隔整整7年,1739年,白令率领船队向白令海峡方向再次进发,这时他已经60岁了,行政上的拖沓和人事上的纠缠再加上连年的奔波已经使他精疲力竭。这次探险,他到达了北美洲的西海岸,发现了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

  1741年,他的船触礁了,他自己也因坏血病而撒手尘寰。船员们将他的尸体绑在厚厚的木板上,并盖上松软的沙土,然后推入海中,让他慢慢沉下。这个曾有过36年航海探险经历的英雄,在航行了数万千米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回到了大海里。

  俄国人最终也未能搞清,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到底是否连在一起。而这一悬念却被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所破解。

  1776年7月12日,海军上校库克率队出征。他们绕过好望角北上,当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之后,库克第一次探明了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有一条海峡。为了纪念伟大的航海家白令,他便将这一海峡定名为“白令海峡”。

  北极探险还在继续,但从内容上却在不断地变化、更新着,从寻找通往中国之路到争相征服北极点,从挑战体能极限到科学考察,人类向北极进军的步伐正一步步深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也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到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去。

  1991年,中国科学家位梦华、高登义先后进入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1994年,由位梦华和浙江电视台组成的《北极与人类》摄制组进入北极地区,拍摄了大型电视系列片《世纪间的传递——北极探秘》。

  1995年5月6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55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经过13天的艰苦卓绝的奋力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危险,终于将中华民族的足迹延伸到了地球之巅。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北极中心地区进行大规模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中国在北极有了支撑点,这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一)南美洲的发现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