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学生报:危害极大的球形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12:34  《中国中学生报》 

  作者:霍雨佳

  5月23日16时,重庆市开县兴业小学校舍遭遇雷击,造成7名学生死亡、40多名学生受伤的重大雷击灾难。作为雷电防御主管部门的气象专家现场勘察,教室旁边有钢制旗杆,但并无遭雷击的痕迹(说明旗杆并没有引雷);又经具体测算,事发教室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低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因此,被雷击的教室可不做防雷要求。也就是说,这次雷击灾难,并非人为的责任性事故,而是一种不可预抗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即“天灾”)。专家给出的最后结论是:兴业小学遭受雷电闪击,并伴有“球形雷”的发生,从而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

  众所周知,通常说的雷电多指直击雷、感应雷。直击雷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这两种雷电可以通过安装外部的和内部的避雷装置,达到防御的目的。但现在的科技水平,不仅无法预报和预防“球形雷”(又称“球状闪电”),甚至对球状闪电的成因和形态也众说纷纭。

  球形雷不是一般的电闪雷鸣(但常常以雷雨天气为背景),而是颜色多为红色或橙黄色的发光体(俗称“火球子”)。球状闪电在空中形成时,直径可达几十米,当它移近地面时,其直径会逐渐变小,颜色也有所变化。球形雷行走的路径极不规则,当它“飘”过来的时候,能听到一种神秘的“吱吱”声,可往往人还没来得及躲避,它已轻盈绕过,“蹦蹦跳跳”地跑到前面去了。由于球形雷运行速度比一般闪电慢,颜色又鲜艳多变,所以很容易被目击者误认为是飞碟。

  一般避雷设施对球形雷没有办法。球形雷若降落地面或进入屋内,当然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因为它碰到任何物品都可能爆炸。不过,和普通的雷电相比,球形雷出现的几率要小得多;同时,专家研究表明,球形雷常常随着自身内部的电荷变化,会在几十秒至几分钟,最长不超过十几分钟时间内,自然消耗掉。正是基于这两种事实,人们也不必谈“球”色变,万一遭遇球形雷,要用“闭”、“定”、“引”三法,尽可能避免球形雷对身体的伤害。所谓“闭”,就是雷雨时关闭门窗,不仅降低雷电噪音,也可预防球形雷的入室。所谓的“定”,就是一旦发现附近有球形雷,必须定在原地,千万别跑动,因为球形雷具有“跟随气流飘动”的特点。而所谓的“引”,则是指球形雷距离身边很近时,可迅速拾起旁边的石头(或别的物体),向一个安全的方向扔去,从而把球形雷“引”走。

  球形雷的出现几率很低,但直击雷的频率相对较高。所以最后提醒大家:雷雨天气,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在上班、上学的路上,或野外工作(如石油、地质勘探)时遇上雷电轰鸣,可选择山洞、成片房屋、车厢内等安全地方躲避(不要选择大树下)。万一发生或即将发生雷击时,一定要考虑采取紧急措施——当头、颈、手处如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并扔掉身上佩戴的含金属的饰品、雨伞、发卡等,这样可以降低遭雷击的危险,万一遭遇的是球形雷,还可能起到“把雷引走”的作用。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