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依恋的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6日 22:48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 

  母亲与婴儿都在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全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小孩子们主要可以通过他们的外表、天生的气质以及对妈妈或其他照顾者对他的行为所作出的反应来影响这个依恋关系的品质。

  而另外一方面,母亲主要也是通过她对小孩子的接纳程度、对小孩子动作的敏锐度,以及怎么对婴儿的行为作反应来影响依恋关系(Kochanska,1997)。还有,婴儿当时所处的家庭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诸如母亲失业或者是生病的因素所造成的压力,会改变母亲照顾婴儿的方式进而影响依恋关系(Pianta et al.,1989)。不过不幸中的大幸是,如果在家庭以及亲友的支持之下,母亲可以借由这些其他的支持性关系得以共同面对这些压力。另外一个决定妈妈如何对待小孩子的有趣因素,是她自己在其原生家庭中的成长经验。在破碎的家庭中(例如父母离婚)成长的女性,当她成为母亲以后,也会在与她的小孩相处过程中发生问题(Main et al.,1985)。在一些极端的案例中,如果父母亲在他们的孩童时代饱受忽视甚或虐待,他们也会有把孩子们的正常行为反应解释为难管教或者是拒绝父母的倾向,因而有管教错误的危机(Youngblade and Belsky,1989)。进一步来说,虽然我们常常从老一辈那里或者是街谈巷议中听说到一个人小时候的家庭经验对其后家庭世代间的深远影响而一笑置之,但是越来越多客观研究的证据指出,亲子在依恋关系中的认知经验是可以通过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方式,而一代一代地累积下去的(Burks and Parke,1996)。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把这种似乎难改变的恶性循环给打破。有许多与此有关的治疗研究即在促进父母在养育子女中对子女的敏锐度,以建立孩子对他们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并从此打破这个跨越世代的非安全依恋关系的恶性循环。而这些疗法也有不同程度的正面效果(Juffer et al.,1997)。

  依恋关系的时间表

  在刚出生的前几个月里,婴儿并不会显示出很强的依恋倾向,不过他们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为了要增加与其他人接近的机会而显露的偏好或是行为,特别是对母亲。举例来讲,新生儿就已经会对人类的声音特别有兴趣,甚至已经可以从当中分辨出母亲的声音并且对其更有兴趣。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小婴儿的撅嘴吸吮、微笑、黏自己、会用大眼一直看着自己以及妈妈不在时会哭等行为,都会被其解释为是孩子对自己满意的象征,因此妈妈也的确会好好照顾小孩子。总之,亲子双方都在促进对方的正向反应,并且想要与对方进一步接触。到了六周大的时候,婴儿会开始很明显地偏爱来自社会人际性的刺激,而对非社会性的单纯物理刺激较不敏感,并且也学习到了自己原本就有的行为与其后果间的关联。比如说,他们会学到用哭泣来作为吸引他人注意的社会信号,于是他们常常哭以吸引别人靠近。虽然像这样年幼的婴儿就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性取向,但是他们这时候仍然未能只对某位特定照顾者而不是其他人有始终一致性的偏好。

  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小孩子开始逐渐会分辨该对谁显示出依恋的行为。虽然这些可以促进亲近度的行为还是会在许多大人面前显示出来,但是孩子会开始对能够经常关照他的大人有更多正向的反应。到了约六到七个月大的时候,儿童会抵达他们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就是最初的依恋关系的形成。这个时候所有的依恋行为开始全面集中在他们最初的照顾者(母亲)身上,并且也开始对陌生的大人产生恐惧感。有趣的是,儿童对于不熟悉的其他小孩产生的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iety)要比对成年人的晚得多,大概要到两岁大的时候才开始发展出来。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之前与同伴无甚接触的机会,也因此比较晚发展出对其陌生同伴认知上的基模(schema)去害怕。另外,当他们此时开始学会在地上爬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不用完全去依赖他的母亲以维持亲近性。然而,当他此时拥有较好的移动能力去探索外面世界的时候,还是需要母亲来作为他的安全堡垒,在他遇到陌生大人出现而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躲回母亲怀中或身旁得到安全感。

  当小孩子大概刚满周岁前后开始学走路时,他们的探索能力更是与日俱增,同时他们所能探索到的社会世界也更加开阔。这时候的儿童会开始对母亲以外的其他重要他人,比方说父亲或者是兄弟姐妹等,发展出概化(generalization)性的依恋关系,而且他们的陌生人焦虑会开始逐渐缓和。另外,在孩子遇到陌生的人、事物以及情境的时候,这些他所依恋的对象在类似情况中的行为反应也会成为孩子们的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形成他面对类似情况下的反应模式。某些学者对此甚至认为社会参照现象可以用来作为儿童在自我心灵理论形成上的早期指标,显示出此时孩子们已经有了“他人是与自己有所区分的独立实体”的基本理解(Bretherton,1984)。而上述概念也正是建立往后更加复杂、真正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将会在第三章进一步讨论有关儿童心灵理论的问题。

  虽然一岁大之后,同伴会开始逐渐在孩子的生活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对大部分的儿童而言,在他们进入青少年期以前,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仍旧维持在一个中心的地位,而且其重要性看不出来有任何减退的迹象。进一步来说,父母在这个时候仍旧是儿童接受养育的主要来源,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比方说玩得太久,孩子们会想家的时候这种重要性更为显著。研究指出,直到儿童期结束之前,甚至在早期青少年期的时候,亲子间依恋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孩子们在其中得到的安宁及快乐等情绪要比与同伴之间的关系高(Greenberg et al.,1983)。虽然说到了青少年期间,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会开始减低,但是研究者也认为孩子们不会因此就完全脱离它的影响(Ainsworth,1989)。

  总之,在这个段落,我们已经对依恋关系,这个孩子们的第一个真实的社会人际关系的起源作了一个基础的介绍。而对于研究者而言,为了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进行有意义的研究,设计出一个能够正确测量依恋关系的方法是必要的。在下一篇我们就要来介绍这个方法。

  依恋关系的测量

  写到这里,为了能够让学者发展出一套测量依恋关系的方式,让我们先给依恋关系正式下一个实用性定义。根据John Bowlby(1969)的看法,依恋关系是指孩子为了能促进与母亲的频繁互动,以及维持亲近性而发展出的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包括了对妈妈哭泣、微笑、攀在她的身边或者是紧跟着她不离,等等。虽然我们可以借由长期观察孩子与照顾者之间的这些互动模式以测量其依恋关系的状态,但是这种方法不但有现实上的困难,而且也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因此学者必须找到更容易测量、能更迅速得到结果,而且也能更直接评估依恋关系的方法,所以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个目前被最多研究人员接受并使用的方法: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 Test)(Ainsworth et al.1978)。它主要是用来测量约十二至十八个月大的幼儿的依恋关系程度。

  陌生情境测验(The Strange Situation Test)

  在整个陌生情境测验之中,婴儿将在一间四处散落玩具的小房间中接受最多二十一分钟的观察。而研究者观察的重点是小孩子被独自留在房间中、与妈妈在一起、与妈妈和另一个陌生人在一起、被留下来只与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的反应,而小孩子从先与母亲分开后又与母亲重新在一起的这段时间的反应是观察的核心。换句话说,研究者可以借由观察孩子们在反复地与母亲分离后重聚这一段历程的行为模式,来判定他们的依恋关系种类。对这个测验本身的研究指出,陌生情境测验不但是目前为止获最多研究采用的测验,同时它也提供了在特定情境之下清楚呈现依恋行为模式的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有很高的可信度,经得起考验。这项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孩子们在满周岁时接受过这项测验,并且其结果为安全型的话,那么不仅当他们在十八个月,甚至到六岁时再度接受这项测验所得的结果几乎是相同的(Main et al.,1985),而且与先前孩子仅几个月大时在家中所观察到的母子互动模式也会有高度的相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