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教育:过度学习导致厌学

  作者:俞群

  案例

  琳琳曾是一个很乖巧的小女孩。上幼儿园的时候上过电视台,参加过儿童故事大奖赛。但从三年级开始,琳琳的成绩就下滑,虽然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但琳琳的学习状况还是每况愈下。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琳琳的爸爸妈妈也对琳琳寄予很高的期望,从小对其进行早期教育,上幼儿园大班开始,更是让琳琳参加各种培训班,如钢琴班、英语班还有书法班。小学一二年级时,琳琳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爸爸妈妈甚是欣慰。但好景不长,从三年级开始,琳琳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做作业动作越来越慢,每天晚上要做到10点以后,还常常不能完成老师的口头作业,甚至出现逃作业的现象。老师也反映,琳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越来越差。琳琳也越来越讨厌学习。

  爸爸妈妈很着急,他们终于下决心停掉了琳琳的钢琴班、书法班,最后还停掉了英语班。爸爸严格规定了琳琳的作息时间,并买来各种辅导资料作为补充作业要求琳琳完成。楼下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琳琳多么想出去玩,但爸爸坚决不同意,琳琳只好含着眼泪边哭边做作业。

  饭桌上,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快乐。因为一坐下吃饭,爸爸妈妈就会数落琳琳在学习上的种种不是。但妈妈常常不同意爸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于是,两人常常会在饭桌上争执起来,甚至吵得不可开交。此时,女儿也会叫他们别吵了,他们就训她“你懂什么”,进而责骂她“还不是为了你”。结果,女儿和父母的心理距离也就越来越远了。

  初中三年,为了不使琳琳的成绩继续下降,妈妈几乎每天陪着琳琳做作业。但琳琳更加厌学,中考成绩离本市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差了一截。琳琳的父母为女儿真是伤透了心。如今,女儿已经读高中。但女儿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她宁愿到艰苦的外地学校读书也不要待在家里受父母的管束。

  专家点评

  浙江省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杭州市灵栖心理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 俞群

  本案是一例因父母期望过高又教育不当而导致孩子产生学习问题、家庭亲子冲突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本人在接受家庭教育咨询中,类似的案例日益见多。

  我们并不反对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根据皮革马里翁效应,对孩子有高的期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高期望必须辅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明的教育方法,否则往往走向另一面。有一位父亲做得很从容:他期望儿子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因此,在儿子五岁时,他就送孩子去学英语,因为没有同年龄的班级,只好混在一个小学三四年级大孩子的班级里学,但说好不考核这孩子。两年下来,这孩子的英文就好似没学。父亲虽然经常鼓励他,但无济于事,孩子慢慢觉得自己不是学英文的料。聪明的父亲马上停了孩子的英文课,只是在家让他看看英文碟片,尤其注意避免让他与别的孩子比英文。三年级时,学校开了英文课,孩子成绩还可以,父亲就借机鼓励孩子:“谁说你不是学英语的料,你学得多棒!英语不就是说话语言吗?”于是,这孩子学英语的信心开始恢复。四年级时,父亲恢复了儿子的英文课外班,依旧不给他压力,但从不停止鼓励。这样,儿子虽说英语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却有了这样一个心理:我的英文挺棒的。儿子进了初中,他所在的班有很多孩子小学上的是双语学校,英文都很棒。父亲开始很担心,但儿子的英语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英语成了这孩子最喜欢和自豪的科目之一。

  这个成功的例子说明,父母可以对孩子有高的期望,但教育理念必须坚持以鼓励为主,非常注意不损害孩子的自信心,方法上必须不急不躁“慢慢来”。相比这个成功例子,笔者要指出的是本案父母的教训:

  1.琳琳本来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起点较高。也正是这个原因,常常导致这些孩子

  的家长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而高期望的背后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得当的方法做支撑,却是父母的焦虑和急躁。这些父母总是以孩子幼年时的“优秀”水准做参照标准要求孩子至少“持平”不能下滑。但孩子的成长往往是一条曲线,孩子学习的历程长达十多年,小学成绩有起伏应该是正常的,也是不会大伤元气的。

  2.小学三年级和一二年级是一个分水线,大多数孩子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都会明显

  表现出独立自主,他们的活动能力也增强了,即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听话,那样胆小。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又特别贪玩。于是乎,他们会想方设法自主去玩,也包括会运用一些策略,甚至谎言来达到自己的一些需要。所以,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父母要适当放一马,既要满足孩子玩的需要,也要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哄”他们完成作业。本案父母一味强调学习,不考虑孩子玩的需要,结果导致孩子厌学,欲速不达。

  3.一些孩子幼年时表现优秀,可能是父母提早教育的结果,并非孩子固有的素质。

  因此,孩子上了三年级以后,因为功课难度加大,提早教育的老本吃完,孩子就表现平平,而父母则以为是孩子“不努力”而导致成绩下滑。什么叫“努力学习”?其实,在小学,尤其是中、低年级段,孩子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算“努力学习”了。

  4.以本案而言,父母教育理念、方法不一致也是一个原因,因为孩子感觉其中有一方

  支持自己,对另一方的要求更可能反抗。由夫妻冲突引发的亲子冲突也加剧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如果母亲支持父亲的教育,则这孩子学习成绩可能会比现在好,家庭冲突可能也会缓解一些,但孩子的人格、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出现问题,如依赖、缺乏主动性、自主性等。对于这个案例而言,母亲与父亲教育态度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自主、开朗的性格的形成反而是有利的。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