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孩子以尊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16:37  当代家庭教育报 

曹小卉:给孩子以尊重

       曹小卉:一级动画美术师,江苏人。1970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曾任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擅长连环画、动画设计。中国动画学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作品有《磨杵成针》、《皇帝的新装》、《木兰诗》、《古力克冒险记》、《蜜蜂与蚯蚓》等。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曹小卉教授觉得国外教育中有些观念很有启发性。如我国学生答题,答案不对肯定被扣分,在美国只要步骤正确,答案不对能得100分。老师强调结果不重要,只看重过程,老师需要看的就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做题的方法

 

父母的理解与宽容决定了我的一切(小标题)

 

    小时候,曹小卉比较喜欢画画,当时父母并没过多关注,但也不反对,觉得有一点兴趣也是好的。他的父亲没学过画画,但是很喜欢。周日休息时,为了让儿子们高兴,于是教他们画小人,还有类似今天连环画之类的东西。渐渐地,当时只有三四岁的曹小卉养成了对绘画的兴趣。家里共有5个孩子,曹小卉是老大,兄弟们尽管都喜欢画画,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经过正规艺术学院的培养,只有曹小卉最终选择了艺术作为毕生追求。

    他说记得当时要画画,母亲中午不休息,走很远的路,到单位附近的商店买来各种各样的纸和颜料。那时候家里还比较困难,妈妈买来的都是边角料。也许母亲没有想到,就是这些边角料造就了曹小卉的今天。除了画画,他还喜欢表演,这也为后来从事创作动画片打下了基础。记得考大学的时候,出于对艺术的爱好,他向父母提出了考美术院校的愿望。父母觉得很意外,以为儿子会选择学理工科,以后做一个工程师。尽管如此,直到他考上苏州丝绸学院美术设计专业之后离家求学,家里都很支持他,始终尊重他个人的选择。

教育误区——功利和从众(小标题)

 

    谈到当前的儿童教育,他认为存在一个问题。学校和家庭的目标都是——成才。其实成才的概念很模糊,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家长和学校都面临着现实的压力,这可以理解,但是有了压力后却没有一个空间——理解和同情的空间给予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现实中屡屡发生很多学生因无处倾诉而离家出走,郁闷自杀的悲剧,不能不说和家庭有莫大关系。当前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点就是功利。相当一部分家长与其说在培养孩子,为孩子将来着想,不如说是用孩子来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这种功利还表现在,从小必须学什么,学好了上个好学校,上好学校是为了上更好的大学,将来谋得更好的工作,比较轻松地赚钱。原则上这没错,可是实际效果怎么样呢?这是把将来的压力提前转移到孩子的儿童时代,把将来工作面临的压力提前摆到他们面前,仅此而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