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怂恿”学生“打”老师,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1日 20:18  当代家庭教育报 

 “怂恿”学生“打”老师,下策

  陈莉 (北京 教师)

  年前,山东一所中学建成了高中校园首家供学生心理宣泄的场所——阳光心灵驿站。学生在这里甚至可以“毫不手软”地打挂有老师头像的沙袋“泄私愤”。当被问到照片上了沙袋是否介意时,该校副校长笑着说:“我主管学生工作,学生有怨气当然可以对我发泄。我不介意。”

  笔者本人作为一名教师,非常欣赏学校“勇为天下先”,在校园内建学生宣泄室的作法,也非常叹服副校长为了学生心理健康“牺牲”自己身躯而饱受皮肉之苦的献身精神。但我觉得,“鼓励”或者说“诱导”学生去“打老师”宣泄并非上策,尽管学生们打的仅是挂有老师头像的沙袋。但在千万次操练之后,谁敢保证这沙袋上练就的“老拳”日后不真打在教师身上?

  近年来,我们已多次看到、听到教师被辱、被打、被逼疯甚至被弑的新闻。往日,个别学生因“仇恨”而对老师的“谩骂、屈辱”已演绎为“全武行”,演绎为一幕幕令社会心惊肉跳的暴力剧。作为家长和教育者,都很有必要对孩子加强心理教育。孩子们的确有压力,且压力不小。但话说回来,作为一个社会人,谁又没压力?学生家长就没压力?教师就没压力?如果人们为了缓解压力,都去拳脚相加泄愤,似乎只能增加暴力倾向。

  作为家长,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学会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师生矛盾和师生关系。对“问题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谋求家校共同协作才是我们寻求的工作重点。学校的“心灵驿站”,可以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生缘”好的老师跟学生谈心交流、沟通思想,以消弭师生矛盾,化解师生仇恨。单纯地让学生向讨厌的老师头像抡拳头的作法,即便有效也只是一时之效,而非长久之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