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业是如何巩固或削弱品行的?(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23:02  《品行指南针》 

  重心转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很容易只注意到作弊这个表面问题。随着事情的发展,左伊是否作弊逐渐变得次要,她如何处理与李孜的关系反而对她的为人原则关系重大。

  左伊很可能在对待李孜时违背自己的品行要求,虽然有所认识,但并未完全意识到。她需要妈妈帮助她认识。左伊对她和李孜的关系,对两人给这种关系的不同定义,感到别扭。左伊可怜李孜,而李孜则把左伊当作朋友。左伊的原则问题在于在明知李孜对她们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却仍然支持她,接受她发来的“作业”,甚至不时做点评论。左伊实际上是在向李孜撒谎。

  也许李孜第一次用电子邮件发来作业的时候,左伊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回复。难道李孜认为左伊会作弊?李孜觉得左伊有作弊的必要吗?李孜是不是觉得自己比左伊聪明?李孜是不是急于交上一个朋友?也许这些都是原因。左伊看到第一个电子邮件时,无数的念头会从脑子里闪过。但是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后,这些邮件助长的只是左伊的自得,而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自满和图方便一样,都是丧失原则的表现,这是家长和孩子都应谨记的。

  左伊或许说的对,李孜发来作业不过为了交个朋友。左伊没有使用发来的材料,因而不认为自己是不道德的。但第一次收到李孜邮件时感到的别扭并未消失,只不过被她找个理由不加理会罢了。她实际上已经违背正直的为人原则,而且不以为然。她已经让自己适应了和李孜的这种背离原则的关系。这正是玛莎跟左伊第一次谈话后无法说清的那个问题。

  但是,在我们继续分析之前,有一点必须明确。处在玛莎的境地,很少有家长能够洞察到隐藏在角落里的为人原则问题。大部分人会对作弊的事纠缠不休,因为我们知道哪儿出了毛病,在没有更好的解释之前,这大概是最好的权宜之计了。我们都可以学习玛莎的做法,即发现问题,离开一会儿整理思路,然后以新的认识再次和孩子对话。作为家长,我们完全有机会离开一会儿、抓抓脑袋、再回来解决问题。在情况不甚明了时,切勿仓促上阵、生吞活剥、莽撞行动。在作家长的艺术中,并非一切都那么显而易见。

  第二次谈话

  母女俩儿再次谈话时,玛莎应首先将话题引导到品行问题上来。现在讨论的应该是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左伊和李孜的交往中,为人的完整和真实。玛莎需要帮助左伊认识到,她设置的假象,即使她认为是为了别人好,实际却损害了双方。对左伊来说,这意味着和李孜在一起让她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和同情心,而另一方面,李孜则失去了建立一种真正友谊、或扪心自问自查应该如果改变自己赢得真正的友谊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佯装朋友的时候,就会忽视或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而直觉正是他们品行的内心指南。

  左伊的直觉告诉她,接受李孜的电子邮件并假装喜欢是不对的,但她没放在心上。李孜也给自己的直觉打了折扣,不愿相信自己和左伊的友谊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友谊。表面上她们似乎就像朋友一样-她们是共同违反禁止作弊校规的亲密伙伴,但这不足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她们也不是朋友。玛莎必须想办法让左伊明白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达到目的。

  那么左伊该怎么办?玛莎又如何能防患于未然,帮助自己的女儿呢?我们先看看她还没有做什么,她不应该做什么。

  玛莎并未仓促从事。她没有下命令:从今以后再不许和李孜来往。这样的策略可以暂时“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但却忽略了关系到左伊处理好人际关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等关键性问题。除此之外,玛莎还能做些什么呢?很多!

  玛莎跟女儿谈话时,可以掌握主动,就她和李孜的关系提出问题,让她说说她觉得李孜是如何认为左伊是如何处置她主动发出的作业的。此外,玛莎还必须让女儿认真思考如果她不面对李孜、不讲清楚自己对发来的作业没兴趣,会得到什么好处。她甚至可以问女儿是不是需要帮她把这些想法告诉李孜。她当然应该搞清楚左伊说李孜需要朋友是什么意思。为了维持这一幻觉,左伊还会做些什么?和李孜一起做还是和别人?哪些事她不愿意做?她甚至可以认为或许是左伊害怕失去这种联系,才把自己推到了道德的边缘。

  最后,左伊说她不想让同学伤心,是不是在有意规避本该发生的冲突?这为我们提供了强调品行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机会,即坚持原则有时意味着挺身而出、直抒己见,即使这样做让自己一时难过或不受欢迎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父母我们要赞扬孩子在家里或在学校的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主张的原因。这意味着当压力加大时,我们的孩子不会惧怕从众的压力,而从众心理总是让我们牺牲原则。

  晚安宝贝:家长守则之二

  薄波上床后,转过身去问妻子:“好了,妈妈,今天晚上我们的作业做得怎么样?”

  “我给你打‘良-’,或者‘中+’,我自己得的是‘待完成’。咱们要等左伊的结果。一个孩子为自己的朋友发愁,另一个孩子对自己期望不高,这就是我们的孩子。”

  这是薄波得到过的最低分数,但他说这是公平的,再说他对评分的“老师”也迷恋不已。然后他说:“做个四年级学生谈何容易,我看了作业才知道。我觉得自己好像顿悟到,皮特比我想象的要刻苦,作业的确不容易。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玛莎转过身来:“你也一样,也许我们两个都是这样。可别忘了皮特是四年级。”

  “你说的对。不过,我们的孩子一个会因为她的好奇和毅力而获得巨大成功,另一个会因为他的活泼和平衡让他在任何境况中保持良好状态。”

  “你也看到了这一面,真让我高兴。继续努力,你就会得到‘良’!”

  “总而言之,又是一个典型的星期二的晚上。”

  “只不过这典型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也这么辛苦啊?”薄波问。

  玛莎没有回答,她已经睡着了。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