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采众长的识字教学(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 10:39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在妥协中前进

  周一早上因为下雪没有升旗,早读时间在教室里听孩子们念书,大部分学生背过 课文了,而且背得很熟。张益嘉、宋佳怡、尹浩全、田欣怡找我背了50多首儿歌 。袁铭瑞找我检查了二百首儿歌,一直歇病假的宋怡心也检查了一百首。听到孩 子们的读书声,我的心里跳动着欢乐的音符,脆甜的童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让 我乐此不疲。上个星期,很多孩子感冒了,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在学校里的孩子 也懒洋洋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失落,双休日的心情如天气一样阴冷冷的,很泄气 。甚至博客也不想写了,"一月一信"也写着没劲了。与小孩子打了20多年交道 ,依然如此情绪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一向是个爱妥协的人:向自己的情 绪妥协,向周围的环境妥协,向遇到的困难妥协。 

  在青年路小学,我的学生家长们为生计忙碌,学生放学后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写 家庭作业,每天早上为了收家庭作业生气,于是我向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妥协: 不再布置家庭作业,全部书面作业都在课堂上完成。回家的任务就是读书,读多 读少看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要求,我没有硬性规定。 

  前两次教一年级,看到有的孩子认字困难,于是苦读《说文解字》,所谓"苦" 读,不是我乐于读,这样的书对小学教师这个文化层次的人来说显然太深了。我 皱着眉咬着牙读,是向认字困难的学生妥协--他们学不会我心里累。我心里盼 望着看到每一个学生都高高兴兴地学习,期盼他们喜欢学校、喜欢语文课、喜欢 读书。 

  来到北海学校,看到大部分家长都有公职,有公职的家长比小商品城里的家长有 时间关注孩子。家长的文化素质也高,从遗传的角度来讲,家长文化素质高意味 着孩子也会是"读书的那块料",但依然有的孩子认字如此困难。于是我又向自 己沿用了两届的教法妥协:对阅读不做统一要求,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认字,也 可以只读熟不认字。 

  坚决不妥协的事情也有,比如既不认字也不读熟,那是万万不行了--能飞则飞 ,飞不动则跑,跑不动就走,走不动就爬,做学生没有不学习的权利。"海量阅 读"的实验目的也不会有任何的妥协,妥协的只是教学的方法、要求、过程。从 教20多年,见过许多不该成为"差生"的"差生"--心智正常的孩子都不应该 成为差生。拿出他们的成绩册,一、二年级时的分数并不低,但他们进入三、四 年级后就成了差生--没有大量阅读做基础的高分是长久不了的。 

  宋佳怡的妈妈坚持让孩子背诵儿歌。她认为孩子背诵得太快了,宝贵的背诵天分 此时不用"过期作废",我深以为然。没有读过这方面的理论书籍,但我看到一 届又一届学生在中年级以后背诵越来越困难,而一年级小孩子在背诵这件事上个 个是"天才"--不管他们是不是"读书的这块料"。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的家 长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像他们小时候那样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同时又陶醉 在"孩子比自己聪明"的自我感觉中,因为他们看到孩子虽然认字很困难,但背 诵得很快。其实他们没有记得自己在小时候也有一段短暂的背诵天才时期。我想 ,一年级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充分挖掘孩子的背诵潜能。在背诵这个问题上 ,我向不同兴趣的学生、不同观点的家长妥协--愿意背诵《好妈妈儿歌400首》 的,背诵10首得一个小奖品;不愿意背诵的,读熟20首得一个小奖品。 

  快考试了,除了做必要的练习,我也尽量多挤时间领孩子们读课外书,"喜新厌 旧"是人的本性,一遍又一遍地复习让人厌烦,向人的本性妥协。班级平均分在 90分以上就不错了,没有必要为了争取第一名而在课本上纠缠--坚决不向虚名 妥协。 

  凡事顺其自然,凡事要有度,不可强为之,对待孩子尤其要注意。我们成年人认 为极有价值的事情,比如阅读,也不能强制学生去做。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想法 设法"诱惑",一招不成再换一招,孩子们总会有乐滋滋地"上钩"的那一天。 

  有家长回帖说:"我们都是情绪化的凡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也时刻 向外界环境和自己妥协,但是我们一点点成长和蜕变,一点点勇敢和坚强,这是 可爱的孩子带给我们的,也是时间教会我们的。韩老师你真的应该感到欣慰和骄 傲,学生们在短短几个月就认识了好几百个生字,读完了好几本书。连我这个一 直本着"顺其自然"教育理念的人也向你妥协了。"

  多布几块云彩下雨

  人们常说"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教师应该多准备几块云彩,因为一块云彩 下的雨只能浇灌到一部分学生身上--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只适合一部分学生。世 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妙招。一年级新生都是怀着对学校的向往之情走进校门的 ,他们期待着老师普降甘霖。 

  "韵语识字"对那些安静的孩子效果不错,对"治疗"多动的毛病也有一定效果 。但为了使韵文尽可能多地包含生字,编者追求"文约意丰",于是孩子们对韵 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他们更愿意读那些一听就明白意思的儿歌,何况韵文下面 的20多个生字让有的孩子望而生畏。 

  班里有几个学生拼读很熟练,但他们怕认字。我不想勉强学生做他们不喜欢做的 事情,如果我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使他们讨厌知识,使他 们的生活失去快乐,使他们与亲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那么,这种教学方法还 有什么人道性可言?于是我告诉不爱认字的孩子只读熟文章即可,不必认字。在 诵读中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认识了。有的学生更乐于接受"诵读 "这块"云彩"下的雨。 

  解形识字、字理识字、辐射识字……总有一种识字方法会适合某一个学生,云彩 多了就会普降甘霖造福大众。 

  王艺璇的妈妈借给我两本儿歌书,由赵若雅的妈妈帮忙,编排成一本小册子发到 公共邮箱中。在儿歌后面,我把生字设成特大号的空心字,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 背儿歌边用彩笔描字,可以把生字剪开摆成辐射状。对这些材料,我没有任何要 求,只是给爱背诵却不爱认字的孩子提供方便,期望这块"云彩"下的雨能让一 部分成长中的"小树"得到浇灌。 

  乔 七仙女,真娇巧娇 下车子,上花轿轿 扶木栏,过大桥桥 遇一人,是侨胞侨 骑着马,真骄傲骄 乔 娇 轿 桥 侨 骄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精髓之所在,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令人称奇。但 也让许多初识汉字的人不知所以,迷失在方块字的丛林中。这本小册子集动手、 动脑、动口于一体,让孩子在诵读、玩乐中轻松识字。由此我萌发了给一年级学 生编写一本读物的念头,期望能把多种识字方法传递给学生和家长,让那些"不 抬头、不张嘴"的学生别输在起跑线上。下面是供十月份刚学完拼音的"袖珍童 谣"单元中的一首儿歌: 梳 辫 子 小凳子,摆起来, 小孩子,坐起来, 小梳子,拿起来, 小辫子,梳起来。

  家长指要 摆:小明在写作业,"四"个小朋友叫他去玩,她"摆"手(扌:提手旁)说不 "去"。 

  拿:"一"个"人"伸"手"拿了一块糖放到"口"里。

  我 要 认 和小朋友玩字卡游戏。

  我 会 描 描出你会写的部件。 

  孩 摆 凳 梳 拿 辫

  我 会 连 连一连,读一读。摆拿梳 梳子 辫子 凳子 一边在电脑上编排儿歌一边想,我要使出浑身解数诱导孩子们快乐识字,让他们 早一天体味阅读的快乐,激起孩子们对明天的渴望,把明天清澈、晶莹、欢畅的 涓涓细流疏通到今天生活的快乐之源中来。

  阅读是识字的源头活水

  "唧唧喳喳如麻雀,窸窸窣窣如老鼠。"一年级的孩子吵得老师头都晕了。"讲 故事了!"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这是屡试不爽的法宝,100%的孩子都热爱听故 事这种"间接"阅读方式,但这种热爱之情如同在风雨中摇曳的火苗,由于识字 教学拖后腿,许多火苗无声无息地熄灭了。课改之前,低年级1250个生字的识字 任务都没有办法100%地完成,现在要求低年级认识1800个生字及课外阅读5万字, 很多老师反映难度太大。于是天生热爱"间接"阅读的孩子却不喜欢自己"直接 "阅读,因为认识的字太少,如同文化程度不高的成年人读文言文或读英文一样 ,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 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但要想进入这一状态的充分条件是必须首先认识2500个 左右的常用汉字。但是按照我们传统语文教学要求,小学生认完2500个汉字需要 五六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由阅读期被延迟到了10岁以后。识字的速度太 慢已成为教育无痛感之习惯,成为"造就"差生的源头。 

  金秋十月,一年级学生进入识字阶段。由于孩子们拼读不熟练、认识的汉字太少 ,尚未形成阅读技能,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懂的那点知识,对他们来说原 来都是浅显易懂的。一个拼读很慢的学生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20多遍 才把《北风与小鱼》读顺。向他提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躲进了窝?小鱼为什么 不怕北风?"小朋友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再重复学习,全班没有一个人会坐得住 ,因为了解了内容之后,这篇课文只有识字的价值,而没有认知的价值了,没有 认识快乐的识字过程就会变成儿童的一种苦难。如果没有大人们的严加管束,他 们再看上一眼这密密的生字以后,马上就会抛弃课本,欢呼雀跃地奔到院子里玩 他们那些有趣的游戏。 

  于是识字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我在苦苦寻找一个办法,使识字阶段的课文内容 与儿童的认知兴趣一致起来,尽快教会儿童认识常用的1000个汉字,在较短时间 内形成较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自由阅读的广阔天 地,把儿童从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中解脱出来。 

  课文读熟了,我就不再让学生反复复习,用一个学期把学生"绑缚"在一本教科 书上,他们会讨厌教科书,或许由讨厌课本迁移到讨厌其他的书。如果不经常变 换阅读材料,是不能使学生顺利地掌握阅读技能的。人之所以要阅读,是为了从 各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是为了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篇文章,没有 一个人爱吃剩饭,也没有一个学生乐于用半年的光阴读一本课本。如果一年级学 生因为乏味的识字过程造成"读书没有任何乐趣"的印象,他们也许永远不愿意 读"李白、杜甫、普希金……"于是我为弟子们选择了一本又一本读本。把那些 幽默的、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益于增长知识的读本提供给 孩子们,把那些简短的、文字和图画混合排印的儿歌摆在孩子们面前,把识字的 过程纳入到更加广泛的、内容丰富的、情绪洋溢的、生动有趣的认知活动中去。 

  这样,对于书中内容的强烈渴望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克服拼读、识字的困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阅读快车道 亲子阅读 韩兴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