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习指导的十大误区(1)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 17:44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共同心愿,据了解,家长在家中的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用于孩子学习指导的占90%以上。很多家长认为,在家庭生活中第一位是关心孩子学习。然而,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劲儿没少使,功夫没少下,可孩子的学习成绩仍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不太科学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当前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上存在十大误区:

  1.粗暴型

  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方法简单粗暴,用棍棒来逼迫孩子学习,只要孩子学习不如意举手就打,抬腿就踢.他们信奉的是“棒打出学子”,“不打不成才”,其结果不但孩子没成才,反而更加厌学。孩子说,我没上学时不挨打,一上学总挨打,学习真讨厌,于是厌学、逃学、惧怕学习。难怪有的孩子希望科学家发明“抗打霜”。天津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几个孩子考试成绩没达到家长要求的指标,回家都得挨打,于是在一起商量对策,一个孩子说:“咱们到商店去买药吧!”另一个孩子问:“买什么药?”答日:“买挨打不痛的药”。孩子们很天真,看到大人头痛吃止痛片,心想先去买止痛片,吃进去再挨打就不知道痛了。说实在的,多数孩子挨打,首先想的并不是今后怎样努力学习,而是怎样逃过痛疼,于是乎考试作弊,偷改成绩册,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就出现了。

  有的家长说:“打真起作用,打一次好三天。”的确,对有的孩子来说,打能起点儿作用,但那只是暂时的。对多数孩子来说,打的负作用太大了。如果打就能把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那我们就不用研究教育方法了,老师也不用备课了,一人发一根棍子,挨着个儿去打,全都考100分了,全都成才了,那多省事,打孩子谁不会?真有打出来的人才吗?如果打就能成才,我想中国的人才一定遍地皆是。严格要求是应该的,但“棍棒加皮带”就不正确了。体罚有可能促使孩子破罐破摔,打一次,麻木一次;体罚还会加深两代人的隔阂,造成父子之间感情的淡漠;严重的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极端的想法。一个孩子经常挨打,他感到在家里实在没有温暖,于是出走到社会上去寻求温暖,临走时给家长写了一个留言:“再见了,我的家,我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因为我在这里仿佛进了监狱。这里没有快乐,没有自由,骂声早已灌满我的双耳,打耳光也是家常便饭。无可奈何,我只有走……”被家长打上邪路的并不少见,据某工读学校统计,由于学习不好挨打的占70%;据某少管所统计,因学习不好等原因经常挨打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占56.43%,可见打骂不但不是教育的好办法,甚至会导致孩子学坏,走上犯罪道路。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打骂成才,只有教育成才。

  我们要摒弃“粗暴型”教育,要采用民主型、科学型的教育方。指导孩子学习急躁是不行的,“欲速则不达”,要耐心!耐心!耐心!

  2、精神虐待型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了的时候怎么解气怎么说:“怎么考这么点儿分,死榆木疙瘩!”(榆木不成,还是疙瘩);“你还有脸活着,扎茅坑死了算了!”这种用讽刺、挖苦、训斥、谩骂来对待孩子即是“精神虐待”。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们听到这些讽刺,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待家长的这种刺激,往往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抗药性”。

  孩子如果对你的讽刺、挖苦提出抗议,“你说我笨,我怎么笨了,我不笨!”这还是好孩子,他们还有自尊心。如果你整天讽刺,孩子没反应了,那就坏了。你说我笨驴,我就是笨驴,你说我蠢猪,我就蠢猪,二皮脸,那不更难教育了吗?

  如果家长的讽刺、挖苦被孩子接受了,心想:“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那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内伤更难医治,表面上看他们对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可他们有苦往肚子里咽,心理负担很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正如巴甫洛夫所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忧,则疾生”这是中国的一条古训,“哀莫大于心死”、“病莫大于心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要用讽刺、挖苦造成孩子的心病。

  有些家长总是给孩子订太高的指标,并且总爱以威胁恐吓们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还是应该多做思想工作,多启发,多引导,更主要的是多关心,多给以具体帮助,而不应威胁、恐吓。不要施以“精神虐待”。

  记住: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不要向人格开炮!

  3.期末算总账型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到期末就算总账。期末孩子分数考低了又打又训:“说!开学时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考了这么点分!”“啪”一个大耳刮子。孩子写检查.把好话说尽,怕挨打呀。家长还逼着孩子写下学期计划,那计划写得天花乱坠,可开学后家长又不管了,打牌、赌钱、看录相,等到期末孩子的成绩又不及格了,于是又打、又写检查,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没有长性,平时不管,只等期末算总账,那是不行的。当家长的不应把功夫用在期末考试后,而应用到平时。不应到期末算总账,而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平时起码应经常关心孩子以下一些问题:

  (1)学习努力不努力,刻苦不刻苦?

  (2)有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如何?

  (3)学习时有没有独立性,是否总想依赖家长?

  (4)遇到困难有没有信心,能主动克服吗?

  (5)学习时间长了烦不烦,有没有毅力?

  (6)对学习有没有荣誉感,学习上有没有争强好胜的劲头?

  (7)上课听讲专心吗,有没有小动作?

  (8)上课爱不爱举手回答问题?

  (9)能认真完成作业吗?有没有偷懒的情况?

  (10)做作业快不快,有没有磨蹭的现象?(11)做作业仔细不仔细,有没有马虎的习惯?

  (12)做完作业能自己检查吗,会不会查漏补缺?(13)每天能预习吗,预习效益如何?

  (14)每天能复习功课吗,是否等到期末才复习?

  (15)学习时有没有计划,有作息时间表吗?

  (16)思维灵敏不灵敏,爱不爱钻牛角尖?

  (17)考试害怕不害怕。有没有考试焦虑?

  (8)和老师的关系如何?听不听老师的话?

  如果我们平时对待孩子的学习过程关心的比较多。到考试后就不用算总账了。平时努力了,自然能考出好成绩,即使偶尔没考好也没关系,一时疏忽不证明孩子没真才实学,也不证明平时没努力。如果平时家长不管孩子,到期末再算总账也没多大的作用,所以不能只靠期末算总账。一个月以后家长又想起来了,对孩子说:“把作业拿来我检查检查”,一看作业又乱了.又打耳刮子,又撕本,形成恶性循环。(作者:关鸿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