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他们正是害他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9:59  《一个故事一堂课》 

  群落八:害了他们的,正是“爱”着他们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都想知道;

  钢铁是怎样没炼成的,我们更需要了解。

  所以,这里,我们集结了一些失败的教育个案。而且,这些失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败于父母之爱。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定是"有谁能比父母更爱孩子呢"?可是,你是不是知道,也没有什么是比父母、比父母的爱更能害孩子的了。

  我们指的,是下面这些功利的,疯狂的,偏执的,病态的,自以为是的爱。

  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失败了,后果和伤害,自然是孩子承受。而且,伤害一旦被冠以"爱"的名义,后果就更惨痛。

  还记得那个沙漏的故事吗?你的手抓得越紧,你的沙漏得越快。

  孩子,何尝不是这样?教育,何尝不是这样?爱,何尝不是这样?

  让我们宽松一些。让我们的孩子宽松一些。让我们的教育和爱,宽松一些。

  这是这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发自内心的请求。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

  希望家长们能从这位父亲的忏悔中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孩子只可以拿一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逼着他去拿一个篮球——

  拔苗助长,害惨了“神童”儿子

  ●金 蓉

  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为此,一些父母残酷地剥夺 了孩子童年的快乐,逼着儿女们上这班那班,甚至采用棍棒政策,超负荷地给孩子强加学习任务。

  本文讲述的这位父亲,就是用强压的方式,要把儿子培养成“神童”。他儿子7岁就完成了小学课程的学习。这时却被医生诊断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罪魁祸首就是这名父亲为之自豪的神童培养计划。如今,父亲在为儿子治疗心灵上的累累伤痕时,自己也饱受着自责的煎熬……

  老天有眼,给我送来“神童”儿子

  1990年,我和前妻因感情不和离了婚。前妻带走了10岁的儿子,还蛮横地剥夺了我爱儿子的权利。为了不和她发生冲突,我与儿子也慢慢疏远了。

  1995年,我又结婚了,那年我已经43岁。妻子是我承包的中巴车上的售票员,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第二年,我们有了一个漂亮的儿子。抱着哇哇大哭的儿子,想着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

  儿子还在襁褓里时,我就给他朗诵诗歌,给他读英语,给他念数字。只要儿子醒着,我就一刻不停地向他灌输各种知识。不知是我的启蒙教育起了作用,还是儿子本来就天资聪颖,他确实比同龄的小孩要聪明,7个月就会说话,1岁就能走路,到1岁半时,他已经能认识100多个生字,背诵30多首古诗了。邻居们都开玩笑说,老丁家出了个神童。我嘴上谦虚着,内心却很骄傲,我在心底感谢老天爷……给我送来了这样聪明的儿子。我更加坚定了将儿子培养成才的想法。在我的梦境中,甚至出现了儿子头戴博士帽的情景。

  我把满腔的爱和全部的时间都给了儿子,为此,我基本停止了工作,专心教育儿子。我天天努力地教给儿子各种知识,不管他能否听懂……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人在0~3岁时,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属于模仿时期。也就是说,他不像成人那样先分析理解之后再接受,而是一股脑儿全记住。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就不跟他说,为孩子选择好的信息刺激他的大脑神经,对孩子的发育特别重要。

  后来,邻居们“小神童”、“小神童”地叫开后,我就想去为儿子测测IQ,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具备神童素质。通过熟人关系,我带儿子来到一家部队医院的儿保科,医生用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共同编制的3~7岁组儿童智力测验表给儿子测智商。智商就是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这种智力测验,是通过儿童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例来判断他的智力水平。如果一个儿童通过了3岁儿童一般均能通过的测验,那么他的智龄就是3岁,如果通过了4岁儿童一般均能通过的测验,那么他的智龄就是4岁,依次类推,儿子当时刚满3岁,测出的智龄为5岁2个月,这个结果令人兴奋。医生告诉我,是不是神童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儿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呀,医生又开玩笑地补了一句。

  医生最后的告诫我并没有太在意。回到家,我仍沉浸在兴奋中,为儿子的聪明沾沾自喜。突然,我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儿子的智龄既然已达到5岁,完全可以上小学了,我要让3岁的儿子上小学。我要让他早日成才。

  第二天,我带着儿子来到我家户口所在地的小学。没想到,和蔼的老校长一口拒绝了我的要求,他还告诫我:“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是根据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确定的,最好不要轻易违背科学规律,你还是让孩子上幼儿园吧。”我抱着儿子又走访了几所学校,他们都委婉地拒绝了。回家后,妻子说:“那就让儿子读幼儿园吧。”她的话音未落,我就大发雷霆:“你懂什么,他们小看我儿子,他们不教,我自己教!我要和他们的传统教育比试比试。”

  我主动联系了报社的记者,报纸又报道了我要亲自将儿子培养成才的计划:用4年时间学习小学6年的课程;再用4年的时间学完初高中的课程;儿子11岁那年,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考试,预计用4年的时间拿到本科文凭,然后考研究生。报纸上为此展开了讨论,一位教育专家直言不讳地说:丁展飞(我儿子)的现状只是他父亲早期教育成功的结果,而并非什么神童。他还善意地提醒我,应该让儿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是科学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当地社会科学院一位专门研究儿童问题的专家也指出:当孩子只能拿住一个苹果的时候,千万别让他去拿一个篮球。不少人还以伤仲永的例子来告诫我。还有人担心我的知识结构能否担当起培养儿子的重任。当时,我已经走火入魔,反对我的人越多,我的执拗越强烈。

  1999年春天,在许多同龄孩子和父母在河边放风筝的季节里,儿子却在我疯狂的培养计划中开始了他悲哀的幼年生活。

  拔苗助长,我儿子真的“ 神”了

  我去新华书店买来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每天夜里,我都像老师一样备课,设计教案,第二天再教给儿子。

  每天清晨6时,3岁的儿子就被我叫醒,读1个小时的早读。8时半,正式开始上课。就连晚上,儿子也没时间玩,我还请了一位子大学生教他英语。

  实施神童计划以来,为了弥补我对儿子的歉意,我在生活上无比娇惯他,我可以容忍追着三条街去给儿子喂饭,我也能够容忍儿子把家里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但在学习上,我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含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打是亲骂是爱”这句古训。

  有一次,我安排儿子练习写生字,经过了半天学习的儿子一边写字,一边打瞌睡。我看到这个情景,上去就是一巴掌。儿子一个激灵,吓得放声大哭。“哭,哭,一点出息都没有。”我的吼声治住了儿子的哭,他一边哽咽着,一边抬起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我的心一下子软了,他毕竟才3岁多呀,但我还是一脸严肃地说:“儿子啊,不吃得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写字,泪水一点一滴打湿了作业本。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