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认识一个ICPS家庭(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1:21  《让孩子自已做主》 

  亚利克斯:我可以跟他要回来。

  妈妈:接下来会怎样?

  (母亲也要引导孩子设想正面解决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亚利克斯:他不会同意的。

  妈妈:也许他不会同意。那你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拿回你的玩具吗?

  (继续停留在这个问题上,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亚利克斯:我可以让他玩儿我的玩具汽车。

  妈妈:很好。你有两个好办法了。

  这一次,亚利克斯的妈妈不是用自认为“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她没有直接要求儿子跟伙伴分享玩具,甚至没有跟他解释为什么不能去抢玩具。事实上,当她问亚利克斯为什么非得在那个时候把玩具拿回来时,问题的重心就已经从亚利克斯抢玩具这件事转移到另外一件事上了——亚利克斯抢玩具是为了把玩具拿回来,如何把玩具拿回来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亚利克斯的妈妈帮他回想了自己和同伴当时的感受,又认识到他的言行所产生的后果,还帮他想到了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位母亲教孩子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她采用的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谈话方式——我把它叫做ICPS对话。

  你一定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但从亚利克斯和他妈妈的第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也一定经常觉得没人会听他们的话。当孩子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在这个例子里是“我已经跟他分享玩具了,现在我只想把我的玩具拿回来”),而母亲又想解决另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必须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东西”)时,无论是父母的训导、要求还是解释都只会以失败告终,还闹得大人小孩都不开心。虽然亚利克斯不会直接说出来,但他已经开始感觉到“有人关心我的感受,有人关心我在想什么”了。

  以上这个ICPS对话的例子包含了所有的思维步骤。即使是一个完整的ICPS对话,它所花费的时间也并不比那些可能被当做耳边风的争吵、辩论或者解释要多。即便如此,使用这样的完整对话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家长发现他们没有必要每次都用上所有的步骤。曾有一次亚利克斯打了他的一个朋友,他妈妈只问了:“这主意很好吗?”“你能想到别的办法来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吗?” 这些迅速的暗示就足以帮助亚利克斯寻求其他更积极的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了。

  亚利克斯和他的妈妈是如何形成默契的呢?让我们到下一章去看看这是怎么开始的。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