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什么希腊雕像是裸体的(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09:41  《儿童大学II》 

  古希腊的艺术家不知道如何作画吗?

  当看到这么多充满艺术气息的雕像时,人们不难想像,古希腊的雕刻家们有多么忙碌。但人们居然不知道几个艺术家的大名,这太奇怪了,不是吗?难道那个时代就没有亨利·摩尔(英国著名雕刻家)、毕加索、雅诺什(德国著名儿童读物作家、画家)或伦勃朗们?艺术家当然是有很多,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养成这种日后可以证明自己是某个作品创造者的习惯,只有为数极少的雕像上有签名。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因为这些工作经常由多个手工艺人合作完成,所以很多时候一尊雕像都不是个人作品。但无论如何,艺术家们绝没有受到丝毫怠慢。他们受到极大尊敬,不少人都来自于市民阶层,当然,还有许多外族人,比如说埃及人,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在这些艺术家中,有一个名字流传了下来,他就是菲迪亚斯。据称他的代表作是那尊属于七大世界奇迹之一的12米高的宙斯神像。他同时也被认为是希腊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的建造者。如果我们在现代社会,在没有奴隶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下,仿造一个这样的神殿估计至少要花费5亿欧元。当时这项工程持续了15年之久,哪怕只计算那些昂贵的建筑材料,费用就已经非常非常惊人了。艺术家必须得到工程委派人的充分信任,但即便是如此有名望的菲迪亚斯也抵挡不住诱惑。据说他被指控在建筑材料上贪污,并因此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服毒自尽。一代杰出的雕刻家就这样悲惨地死在监狱里。

  既然艺术是如此大受资助,又涌现出这么多有才能的艺术家,那么为什么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画作却那么少呢?难道古典时期的人们还不了解什么是素描和绘画吗?其实他们早就知道,只是纸张在那个时候极其珍贵,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可以一大堆一大堆地拿来随意涂鸦或进行艺术创作。羊皮纸和莎草纸都价值不菲。所以尽管听上去很滑稽,但的确事实上是当时的人们在绘画时竟主要使用陶质花瓶。

  有时候人们就将草稿打在花瓶的底部或者一堆湿润的黏土上,或者使用涂了一层薄薄的蜡的木板。蜡板是中学里最重要的书写用具。古代的书看上去也和今天的完全不一样。它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圆筒状的,就像一卷厨房用纸。它使用的材料是莎草,一种埃及的芦苇植物。人们将这种植物的茎切割成薄片,再将它们并在一起压缩成很薄的一片。用植物的浆汁把纸片粘起来后就做成了长达10米的纸卷。只是在阅读和卷动时不是从上往下,而是从左往右。

  所以哪怕只写上一个字母也得做大量工作!因此在古希腊书卷都是要回收的,把文字从上面刮掉后再写上新的内容。显然思想的更新要比材料的制作快得多。

  但这种回收对后来的读者和图书馆来说简直糟糕透了。同样,把那些青铜雕像反反复复熔化后再造,对博物馆来说也相当不妙。然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这些青铜熔化了后并不是为了打造更新、更大且更好的塑像,而是做了军械。

  青铜是一种可熔化的材料,所以它不是通过凿刻,而是浇注而成。就像某种凝胶甜食,人们把它倒在碗里,让它冷却后再翻倒出来,它在盘子里就会像布丁一样呈现出碗的形状。这些孩子们都知道。但是上哪儿找一个巨大的裸体运动员形象的碗呢?根本就没有。所以希腊人想出了其他方法。首先,由金属框架和黏土来做成内芯,然后在外面涂上一层很薄的蜡并确定它的形状即和后来想要得到的青铜器相吻合。之后外面再用黏土裹得严严实实。现在将包含三层的模型加热,让中间的蜡层熔化掉。然后在内芯和外层的黏土间注入加热过的液体青铜。

  这个方法有一个致命的弊端。人们可能认为,这样的生产方式非常适合批量生产,但实际上希腊人还没能真正做到这一步。因为青铜层和先前的蜡层一样薄,所以每次都必须把黏土外衣击碎。而且这些形状常常不是一次性浇注而成,是先被分成很多部分来做,最后再拼接到一起。到罗马人手里,铸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最早是他们实现了通过一个模子来生产更多一模一样的成品。

  这么说来,古希腊人要么是把画画在陶器上,要么就用青铜浇注或用石头雕刻成塑像。而在雕凿的像中,不仅有可以从各个面观看的立雕,还有看上去好像要破石而出的那种,人们称之为浮雕。它们仿佛是由于雕刻家渐渐丧失了兴趣,或订货人突然宣布只付原本谈妥价钱的一半时产生的作品。因为艺术家只雕凿了石块的正面,而让它的背面仍旧光溜溜的。浮雕其实另有缘由。它们是建筑物精美的装饰品。一个横饰带的浮雕看上去像是挂在屋檐下的项链。正是为了让众神保持愉快心情,古希腊的建筑不仅多,而且风格华丽。

  神殿首当其冲是这类“维护好心情的”场所。它就是为了对神尽忠和讨好而建。它由很多圆柱支起,有自由摆放的雕像以及通过组成连续画面来描绘神话故事的浮雕。在这里,有神和巨人之战,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对抗,赤裸的勇士与半人半马的斗争,即半人半兽的生物。四处都一再上演杀戮的场景,神迹也被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古希腊人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毫不费力就能猜到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表现对战神雅典娜的无限敬仰。我们今天对明星的私生活一清二楚,正如当年的人们对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也是了如指掌一样。

  很有可能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这些其实并非是现实的写照。因为没有人会傻到这种地步,既然可以穿上盔甲,戴上头盔,干吗还要一丝不挂地出现在战场上。但在浮雕上,裸体的效果更好,因为它能让人立刻观察到战士强健的体格。

  古希腊的艺术家一直都在抄袭别人的想法吗?

  古希腊的艺术非常奇怪,它给我们造成这样一种虚假印象,即当时的人们喜欢裸奔。现在我们明白,这其实并不符合现实,它只是人类的理想形象。还有人们常常制造出大量赝品这一点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了,我们在谈到艺术的时候一般不把它称为赝品,而是仿制品。和艺术品总是与艺术家的名字紧密相连,以及人们都为原版的超凡脱俗品质而痴迷的年代不同的是,古希腊尽是仿制品,以及仿制品的仿制品。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互相抄袭了,因为他们也经常游历,也就能从其他地方得到启发。我们今天称这些人为精神上的艺术大盗,也就是剽窃者。可是在当时,在艺术家或原创者还没有走到台前时,情况是不一样的。随着罗马人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区域,夺得希腊后,希腊的这些雕塑再度得到重视。罗马人复制雕塑品,师从希腊的雕刻家,并且还学到其他一些东西。和希腊人不同的是,罗马人认为雕像的面部对于整体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赋予雕像更多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有时候就是在希腊式的身子上安上了一个罗马式的脑袋。希腊人通过理想形态表达的理想主义被罗马人的现实主义所代替。听起来好像人们能很轻易地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雕塑区分开来,但其实就算对考古学家来说这都并非易事。

  有时候并不是雕像本身,而更多的是其支撑材料透露出了雕像的渊源。因为罗马雕刻家主要使用沉重的大理石,所以他们会给雕像提供更多支撑,把它从外围加固。如果他们复制了一个较轻的青铜制品,通常也会给它添加一个支撑构架,使它立得更稳。这些有助于考古学家把雕塑按时代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风格直到今天对于整个艺术界都仍有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时期的作品在被罗马人复制过的基础上又一次被复制。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在艺术史上可谓登峰造极的形象——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当然,它也和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家们所塑造的其他形象一样,是赤裸着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