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个不妨一试的做法(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0:02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不幸的是,大龙的父亲失去了起码的权威。他已经被孩子拿住了。

  大龙熟练地利用父亲的亲子之爱来控制和指挥父亲。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来软的,什么时候该来硬的。他为什么不怕父亲“打折腿”,摔键盘?因为他已经摸着了父亲的脉,

  他很清楚,父亲发火之后,接着就是后悔和投降。只要自己稍微等待一下,“阳光总在风雨后”,照样可以过“好日子”。

  当家长当到这个份上,不也太可悲了吗?谈何家“长”?毫无领导作用了。

  这对父母,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没有一个明白人。所以孩子前途可忧。

  我和助手孙老师见到了这位父亲。他非常急切地希望我们帮助他,赶快把孩子弄上学。可我们告诉他,当务之急并不是让孩子上学,而是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否则孩子即使上了学,随时都可能退回来。

  怎么办呢?

  无非是两条。第一,不要把家庭搞得那么舒服。第二,恢复家长权威。这位父亲心太软了。他老想讨好孩子,

  孩子就把他捏住了。这个孩子正在上六年级。我们给这位父亲出了一些具体的计策。如果家长能听我们的劝告(我们准备进行跟踪指导),弄得好,下学期开学孩子有可能恢复上学,并坚持下去。如果家长意志薄弱,始终控制不了自己的溺爱,那恐怕孩子要重读六年级了。

  最后我们还对这位父亲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我们只是参谋和指导者。

  满足感,享受感,奉献感,成就感,责任感,雨儿都没有,请问她如何找到生活的乐趣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把孩子的家庭生活搞得太舒服了,很容易使孩子讨厌学校。下面的例子则告诉我们,孩子生活过于舒适,弄不好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有意思了。

  雨儿属于不会引起老师注意的孩子,老实听话,认真聪明。但是,最近的一篇作文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她在作文里这样写道:“人活着真是没有意思,不如死了。没有好玩的,也没有好做的事情。我什么都不缺,要什么有什么,比起我们班里的同学,我有的东西多多了。可是,我就是觉得没意思。”

  孩子的话把老师吓坏了,赶紧把家长请来了解情况。家长看了孩子的作文,百思不得其解。

  雨儿的爸爸在广东做生意,妈妈在北京做买卖,家里很是有钱。买的是最贵、最大的房子,有24小时热水,纯净水入户,宽带入网,24小时门卫,物业费每月800元。条件相当优越。家里长期雇着保姆,每天上学有车接送。

  雨儿每次洗澡,都要在浴室里泡两个小时,再懒洋洋地上床睡觉。妈妈从来都不限制她。每天,保姆都要问她放学回来吃什么,只要她说得出来,就会得到满足。家里买了钢琴,弹了两个月就不弹了。妈妈并没有逼着她继续弹钢琴。虽然只是小学学生,她已经云游四海,转遍中国了。妈妈还总是寻找机会,带女儿走向世界。爸爸每次回来,总是觉得欠女儿的,买很多礼物,百依百顺。很多事情,女儿说了算,一家人都听她的。一家人都在想:为什么这样好的条件,孩子会活得没意思?

  我要问雨儿的父母:

  你们为什么觉得活得有意思?因为你们有奔头,有目的,有困难,有进展。你们有比较。你们把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比,有满足感。你们看到自己挣钱买来的这一切,有享受感。你们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孩子享受着父母的劳动成果,有奉献感。你们眼前仍有很多困难,正因为有这些困难,你们才有机会体验战胜困难的成就感。你们为了这个家蒸蒸日上而忙碌,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而奋斗,有责任感。

  所有这一切,满足感,享受感,奉献感,成就感,责任感加在一起,就会使人觉得活着有意思,越活越有劲。

  雨儿不同。没过过苦日子,她没有比较,哪儿来的满足感?人们对生来就有的东西是决不会有满足感的。

  雨儿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她能有多少享受感?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来说才是真正的享受。不信你让孩子自己做一回米饭试试,即使饭做糊了,她吃起来也是格外香甜。这才是享受。享受前面必须有劳动。雨儿没有劳动,她也就没有体验过真正的享受。

  雨儿从来都是只知道索取,不知奉献为何物,她当然没有奉献感了。奉献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感觉,有奉献感的人是很幸福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是为别人活着的,不管多么自私的人都是如此。当没有人需要你做奉献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连生命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许多家长重病在身、活得非常痛苦,却不想自杀?他觉得孩子需要他。只要孩子给他端一杯水,就会使他感动得不得了。为什么许多教师揣着病假条上课?她觉得孩子们需要她。只要教师节孩子送她一张贺卡,就会使她热泪盈眶。奉献感是人生最大的动力之一。雨儿的父母从小就剥夺了雨儿奉献的机会,可能连一杯茶都不让雨儿端,于是奉献的感觉,奉献的幸福,就与雨儿无缘了。

  雨儿的成就感也不多。因为成就感是战胜困难以后才能产生的感觉,如果家长把她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困难都提前排除了,那么孩子就不需要克服困难,于是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感了。适当的困难(过大过小都不行)是成就感之母。我不知道雨儿学习成绩如何,如果她学习成绩不错,或许她还有一点学习方面的成就感。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她灰色生活中的仅仅的一抹亮色,太弱了。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