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出色(6)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3:22  《一个故事一堂课》 

  那么大的演播厅,走一趟洗手间恐怕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干脆找个僻静的地方,拿只塑料袋就地解决了。同台的演员看见刘小源如此“方便”,都揶揄她:“哟,这么大的腕儿,还在这儿方便。”别人说什么,刘小源已经不管不顾了,先解决问题再说。

  “罢唱”挨打

  刘小源的拿手戏是《沙家浜》 “智斗”,她演刁德一。有时候也会“一赶三”,就是刁德一、阿庆嫂、胡传魁三个角色一人演。演刁德一时,刘小源有个标志性动作,这个动作不但让观众开怀大笑,而且还成为很多人跟她打招呼的动作,这个标志性动作就是——弹烟灰。

  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刘小源学唱京剧,仅仅学了唱,表演没学过。她父母也没打算教给她,主要是担心教不好,耽误了孩子,毕竟自己只是票友出身,表演方面并不很专业。但是,光清唱,没有一点动作,效果也不好。怎么办呢?刘小源的父母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根据刘小源的自身特点,再结合剧情,为她设计一些好玩的动作和语言。

  弹烟灰的动作,是在大奖赛颁奖晚会演出时,爸爸为她设计的。刘小源演刁德一,穿上特意制作的服装,十分神气。但光清唱而没动作,就显得美中不足了。剧中有一个情节是阿庆嫂请刁德一抽烟,能不能在这方面做做文章?看着刘小源在排练时用小手夹着根香烟,爸爸的主意马上来了:让刘小源做个弹烟灰的动作,不但可笑,可爱,而且好玩。

  果然,在正式演出中,刘小源的一个弹烟灰的动作引来了现场的一片哄笑,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也被刘小源的这个动作逗得开怀大笑,他一边学着刘小源的动作,一边跟身边的著名京剧艺术家李世济议论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正在演唱“阿庆嫂”的孙立英觉得莫名其妙,自己唱得是挺好,但还没到叫好的时候呀,怎么观众都叫起好来了?她哪里知道,在她唱的时候,刘小源在一旁弹烟灰呢。

  一次,刘小源接到白燕升的邀请,邀请刘小源与他合作,在“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中演唱《常回家看看》。曲子是《常回家看看》的曲子,但词儿是新配的。从下午进了中央台的录音室,刘小源就像进了牢房。本来《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她挺爱唱的,而且陈红还曾是她心中的偶像。但新配的词实在拗口,怎么也记不住。前面几句还算顺利,但唱到后面就出问题了。其中有一句“一年总不能够,就老说太忙、抱歉”,刘小源总是唱成“一年就总能够……”无论父母怎么纠正,刘小源就是唱不对。

  再后来,刘小源就烦了,无论怎么说,也不愿意再唱了。在台里,刘小源都快被传成“神童”了,父母真是不愿意刘小源这时候在众人面前不争气,更何况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录音。刘小源的父亲急了,照孩子屁股就来了几下。刘小源更是就势大哭起来。

  点评:

  儿童的世界有其独特的规律,遵循了这一规律,教育就成功;违背了这一规律,教育就失败。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游戏,游戏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刘小源唱京剧就是玩游戏,而玩游戏自有玩游戏的规则。如果以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甚至约束训练孩子,孩子便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人类的理智告诫大家,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和理解儿童,儿童利益至上是最高原则。

  在中央台,刘小源是熟面孔,很多人都认识她。一旁的崔永元看到她哭了,说:“孩子肯定是困了,连我都困了。”是啊,从下午进录音棚,到现在都快夜里11点了,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有点太严酷了。前来录音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看着一脸泪水的刘小源,也是连连摇头:“这孩子不是遭罪吗?”录音师看刘小源的父母也没了主意,就建议他们放刘小源出去玩玩,先让别人录音,玩一会回来没准就能学会了。

  从录音棚出来后,刘小源就溜进了中央台的一号演播大厅,那里正在进行一个颁奖晚会的彩排。刘小源悄悄跑到观众席,坐在了张国立的身旁。突然出现一个小鬼!让张国立愣了一下,转头一看:认识,是唱京剧的刘小源。就跟她聊开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这是评委席。”

  “那你坐在这里干什么?”

  “我给他们当评委呀。”

  一席话,逗得张国立哈哈大笑。

  玩了一通,回去还是在那一句歌词上转不出来。时间已经很晚了,小源的眼皮也开始打架。看来,今天的录制是完不成了,只好约定下次再录。一家三口回到宾馆,小源已经睡熟了。看着酣睡的女儿,夫妻两人开始自责——不该责怪女儿,更不该打女儿。

  那个晚上,他们对女儿参加演出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觉得孩子太不容易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来是在游戏中度过的,而刘小源为了演出,付出了太多太多。夫妻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次去录音是几天以后。由于在家里进行了“强化训练”,这次录音进行得很顺利。录音完毕,所有的人都对刘小源竖起了大拇指。

  群落小结:

  超常儿童或者叫做天才儿童、神童,是人才的富矿。但是,再好的矿石如果开采不当或加工不良,也可能成为废弃的石头。也就是说,超常儿童只是一种高质量的潜能,关键在于能否变潜能为现实。

  首先是鉴别。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未必是超常儿童,因为他可能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而智力水平并不超常。如果以超常儿童对之,总有一天,他将不堪重负。

  其次就是培养与发展。最大的危险在于,只注重超常儿童的智力发展,忽略他们的社会性适应能力。这种错位的教育,有可能培养出一些高智力怪物,他们用聪明才智伤害别人伤害社会,最终害了自己。也可能他们心存善良,却连自己都无法照料。

  毫无疑问,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必须按科学规律进行,应当德智并重。超常儿童的概念应当分解:第一是正常儿童,第二才是超常儿童。两个层次逐个递进,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如果任意抽掉其中一个层次,超常儿童就变成了不正常儿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